3800 点站稳!新旧动能交锋,科技主线成牛市绝对主角
朋友们,周五 A 股放量站上 3800 点,成交超 2.5 万亿,科技股(国产芯片、科创板)、金融科技、周期稀土集体爆发,传统行业则相对弱势,市场呈现 “新旧动能切换” 的鲜明特征。科创板大涨超 8%,国产芯片龙头寒武纪涨停创新高,券商板块助力指数突破,主线逻辑持续强化,牛市的 “加速感” 愈发明显。
一、行情核心:不是简单上涨,是 “新旧动能” 的世纪切换
周五的市场分化,本质是资金对 “未来方向” 的投票:
- 科技新势力全面领跑:国产芯片(寒武纪涨停、海光信息首板)、科创板(指数涨超 8%)、CPO(新易盛、中际旭创新高)成为绝对主角,这背后是 “国产替代 + 产业升级” 的硬逻辑。从 DeepSeek 大模型与国产芯片的协同,到华为算力链的技术突破,国内科技产业正在形成 “模型 - 芯片 - 系统” 的自主闭环,这种从 “跟跑” 到 “并跑” 的跨越,让资金看到了长期成长空间。
- 传统行业暂时退潮:石油、钢铁、电力等板块跌幅靠前,并非基本面恶化,而是资金从 “低增长领域” 向 “高成长赛道” 迁移的结果。牛市中,资金永远流向 “预期差最大” 的地方,科技产业的确定性机会,自然吸引了更多增量资金。
- 券商 “搭台” 功不可没:指南针创历史新高、信达证券涨停,券商板块的发力不仅推动指数突破 3800 点,更传递出 “政策支持慢牛” 的信号。连续 7天成交超 2 万亿,印花税增长带来的业绩确定性,让券商从 “情绪标的” 变成 “价值标的”,成为牛市的重要支撑。
二、主线逻辑:科技 + 金融 + 周期,三重共振强化趋势
1. 国产芯片 / 半导体:从 “替代” 到 “引领” 的跨越
寒武纪涨停、海光信息首板、中芯国际大涨,板块爆发的核心逻辑已从 “进口替代” 升级为 “技术突围”:
- 产业链闭环成型:从芯片设计(寒武纪)、制造(中芯国际)到封装测试(长电科技),国内产业链各环节技术短板持续补齐,部分领域(如 AI 芯片)已实现与国际龙头同台竞技,订单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端,业绩兑现的确定性越来越强。
- 政策与资金共振:5000 亿 “准财政” 工具重点支持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叠加 14 万亿潜在流动性注入,板块估值从 “主题炒作” 转向 “成长定价”,科创板的高光表现,正是市场对这种逻辑的认可。
2. 金融科技:牛市中的 “弹性先锋”
指南针创新高、信达证券涨停,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成为新亮点:
- 业务模式升级:随着 AI 在投顾、风控等领域的应用深化,金融科技公司不再局限于 “通道业务”,而是通过 “智能服务” 创造增量价值,在牛市交易量放大的背景下,业绩弹性显著高于传统券商。
- 情绪带动效应:作为牛市 “情绪锚”,金融科技股的走强能快速激活市场人气,形成 “指数上涨 - 交易活跃 - 业绩改善” 的正向循环,进一步强化牛市趋势。
3. 周期稀土:科技需求驱动的 “价值重估”
北方稀土涨超 7%,板块从 “周期波动” 转向 “成长属性”:
- 需求端革新:稀土永磁不仅用于传统新能源汽车,更成为机器人、AI 服务器等科技产品的核心材料,需求从 “政策驱动” 转向 “产业驱动”,增长持续性更强。
- 供给端收缩:全球稀土开采配额收紧,叠加国内环保管控升级,供需紧平衡格局下,价格中枢稳步上移,龙头企业盈利稳定性提升。
三、风险提示:分化中需警惕 “局部过热”
- 高位题材分化:尽管主线强势,但部分前期连板的题材小票仍可能面临获利回吐,盲目追涨缺乏业绩支撑的个股,容易遭遇 “赚指数不赚钱” 的情况。
- 节奏把控难度增加:指数快速突破 3800 点后,短期可能出现震荡消化,但只要主线逻辑未破,回调更可能是 “上车机会” 而非趋势逆转。
猎人真心话
周五站稳 3800 点,不是行情的终点,而是 “科技兴国” 叙事的新起点。新旧动能的交锋,本质是资金对中国经济未来方向的选择,科技主线的绝对强势,已经给出了明确答案。
牛市中,最该做的不是频繁换股,而是抱紧主线 —— 国产芯片、金融科技、周期稀土这些方向,逻辑未破、资金未撤,趋势还在延续。别被短期震荡干扰,也别纠结 “是否踏空”,顺势而为,拿稳筹码,才能真正享受这波行情的红利。接下来,3900 点、4000 点,只会是新的里程碑。
最后点赞关注不迷路,赠人玫瑰,手有花香,牛市好运自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