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人口跌破14亿!李迅雷:不向富人征税就得逼他们花钱

经济学家李迅雷近期提出,按照当前趋势,我国总人口规模将在2027年降至14亿以下,2039年跌破13亿,到2047年则会少于12亿。与此同时,城镇化进程虽在持续推进,但增速已明显放缓 ——2021年之后,年均增幅从以往的1.4个百分点下滑至约0.8个百分点。

人口红利相关话题正处于关键讨论期。不少人仍在为就业竞争激烈而焦虑,而部分专家却担忧人口数量不足,这种看似矛盾的观点,实则源于不同的观察角度。人口对社会的影响并非短期显现,而是具有长期性。实际上,人口数量少未必是坏事,核心问题在于当前出现的结构性失衡。

经济学家任泽平曾指出,人口是诸多问题的根源,老龄化与少子化的加速若无法得到根本扭转,不仅房地产行业,众多关联产业都将面临长期下行压力。在他看来,房价作为各类成本的基础,过高的房价会抑制生育意愿,因为它涵盖在生育、养育和教育的总成本之中。从长期看,房地产走势与人口状况紧密相关,若人口问题得不到解决,房地产市场的下行趋势难以逆转。任泽平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根据人口流动方向调整供地策略:人口流入的大城市增加供地,人口流出的小城市减少供地,通过人地挂钩稳定房价,进而提升民众幸福感。

李迅雷对此持有相似看法,他认为基础设施投资应考虑未来十年人口流动趋势。例如,若人口持续从北向南迁移,就应加大对南方的投资力度。他强调,政策调整需顺势而为,房地产行业的下行周期与人口老龄化加速周期重叠,且两者都将长期存在,投资和消费策略需适应这些变化。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投资则起关键作用,其中投资属于快变量,消费属于慢变量。

该怎么办呢?李迅雷还曾建议,若无法对富人有效征税,至少应着力刺激其消费,以拉动消费增长、扩大就业。不过,这一建议在现实中面临挑战。以高端住宅为例,富人购房多出于改善居住或资产避险需求,而非单纯为市场做贡献,若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刺激效果便会受限。

当前,房地产与消费尚未与经济形成良性互动。事实上,若普通民众具备足够购买力,无需刺激也会主动购房;而当普通购房者增多时,富人也可能考虑换房。刚需虽不足以支撑整个楼市,但缺乏刚需,改善型购房需求也难以持续。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部分城市房地产过剩不可避免,房屋销售难度可能加大。但李迅雷认为,房地产仍存在结构性机会,这种机会与人口区域流动相关。尽管整体房价下行趋势难以避免,但资产配置应紧跟人口流动方向,无需对房地产市场过度悲观。目前,尚无新的经济动能能完全替代房地产,其作为经济拉动主力的地位仍在,行业仍有较大的改善和稳定空间。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无需购房则踏实生活即可;若有购房计划,需谨慎把握时机,毕竟购房并非必然盈利。人口与购房的关系复杂,未来社会发展不仅看重人口数量,更注重人才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0

标签:财经   迅雷   富人   人口   房价   趋势   房地产   民众   结构性   需求   房地产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