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暨第二届苏州国际科创大会、第十七届国际精英创业周系列活动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这场“三会合一”的科技与人才盛宴,吸引了超1700名海内外嘉宾的目光,他们齐聚一堂,共同探寻苏州在科技浪潮中的新方向。
这场盛会绝非简单的活动叠加,更透露出苏州在人才战略、产学研融合以及城市创新发展上的深远布局。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苏州深谙此道,历来重视人才工作,在人才战略上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了从“引得进”到“用得好”的华丽转身。
开幕式上,人社部留服中心在苏州发布的2024年度“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名单中,苏州共有4家留创企业脱颖而出,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一。这一成绩,是苏州长期以来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有力见证。
而本届创业周活动期间,苏州面向全球人才送出的“三个大礼包”——全流程智能招聘平台、人才政策智能匹配平台、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更是为人才在苏州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的贴心服务。
全流程智能招聘平台,如同一位精准的猎头,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和人才搭建起高效沟通的桥梁,让人才能够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企业也能精准锁定所需人才。
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更是集成了人才落户、住房保障、医疗保健等各类服务,为人才在苏州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让人才能够安心创业、舒心生活。
此外,苏州设立的“百亿人才基金”,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创业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行业精英,都能在这片资金的沃土上找到实现梦想的机会。
而江苏省纳米新材料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区的揭牌建设,更是为纳米产业领域的人才打造了一个专属的发展平台,促进了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纳米产业的快速发展。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市场主体,二者的深度融合,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苏州在产学研融合方面,走出了一条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的创新之路。
去年9月,教育部选定江苏作为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苏州凭借其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创新环境,成为这一战略布局的重要落子。
苏州以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为突破口,搭建全国高校共享的转化平台,彻底改变了高校科研成果“锁在抽屉里”的困境。
数据显示,区域技转中心建设以来,全市校企联合攻关项目达1691项,总投入35.7亿元;高校向企业转让或许可专利1625件;高校在苏孵化企业1085家,注册资金91.9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苏州对产学研融合模式的创新探索,是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生动实践。
苏州,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从未满足于现状,始终在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目前,苏州已拥有全国材料领域顶尖实验室——苏州实验室,这是苏州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该实验室汇聚了国内外顶尖的科研人才和先进的科研设备,开展了一系列前沿性的科研工作,为苏州的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在精英创业周期间举办的国际科学家苏州圆桌会和“春晖之夜”等活动,更是为全球的科技精英、海外留学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通过对接交流、科技展示等形式,展现了苏州的科技实力和文化魅力,增强了科技人才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苏州的“三会合一”不仅是一场盛会,更是一份宣言。它宣告着苏州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人才,以更加创新的机制推动产学研融合,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全球科创新高地。
让我们共同期待苏州在创新之城的道路上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更新时间:2025-07-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