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高晓松,走到犯罪入狱这一步,只能怪自己太过于狂妄

编辑丨A.xk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从才子到罪犯,一杯酒毁掉的人设,高晓松一辈子都忘不了。

可他怨不得别人,明明一手好牌,却打得稀里糊涂。

多次篡改、丑化中国历史,捧日亲美,为侵略者说话。

甚至还诋毁人民军队,肆意嘲讽为“党卫军”。

最让人可恨的是,他公然支持台独、参拜靖国神社,为战犯“洗地”。

走到犯罪入狱这一步,他的狂妄远比才华来得更猛烈!

01嘴巴没把门,歪曲历史的美籍华人

2011年,高晓松的人生第一次经历了巨大的冲击。

那天,他开车时,竟然发生了四辆车相撞的事故,还好没有人受重伤。

但检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高晓松酒驾。

他当场承认喝了酒,根本没想过要逃,直接向受害者和公众媒体表示歉意。

庭审时,高晓松的态度十分坦诚,毫不辩解地选择认罪。

所以他的事业不至于彻底毁掉,最后判了六个月拘役和其他的一些处罚。

出狱后,高晓松照样继续做节目,正儿八经地说脱口秀。

但说到后来,发现没什么关注度。

于是,他决定另辟蹊径:语不惊人死不休,专注“奇谈”二字发展。

2014年,由高晓松担任主持的节目《晓松奇谈》,一经开播,迅速走红网络。

幽默风趣的谈吐,丰富的阅历见识,让他一夜间成为全网公认的公知。

可当赚足了名利,高晓松开始飘飘然。

在节目上的言论,变得越发肆无忌惮、口无遮拦。

他十分称赞日本的国民素质,称他们万人演唱会后,地面没有一点垃圾。

谈及靖国神社时,他边打着扇子边轻飘飘地说:

“当然是可以纪念的,这些人是亲人。”

神社中供奉的是抗日战争中日本的战犯。

让国人去供奉战犯,真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可这还没完,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那句“中国人配不上北京的蓝天”。

这句话一出,全网炸锅。

一个中国人,居然说同胞配不上祖国的蓝天,简直让人无法理解。

更过分的是,他在各种场合,都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极度推崇。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各种贬低。

尤其在节目上,他经常拿中外对比说事。

但话里话外,总是透着“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意思。

02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高晓松最典型的言行,莫过于对日本和美国的捧场态度。

他跪舔称自己母亲拥有美国国籍,自豪不已。

甚至直言不讳:“对中国最好的就是美国,美国从未侵略过中国一寸土地。”

这样的言论出自一个曾在清华学校的学生之口。

一个明眼人都看得出,美国并非高晓松所说的那样“最好”。

可高晓松却对美国的侵略历史视而不见,并且对中国大肆抹黑。

身为一个中国人竟然如此不尊重自己的国家,简直是可耻。

而他表面看似博学多才,实际却只是虚张声势。

谈及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高晓松总是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过度夸大人物缺点。

比如郑成功,这位历史上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在高晓松口中却被贬为“倭寇”。

他的种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言论,引起了国人的不满。

毕竟高晓松也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怎会如此抨击祖国?

殊不知,他的人品也这般不堪备受争议的,当属高晓松的美国国籍。

,原本没有人过度在意他的国籍,直到一档节目中,他自曝出来让人为之震惊。

国籍的转变是个人自由,可他偏偏还妄自菲薄,称四大发明不是中国的。

这种最基本的常识,都被高晓松颠倒黑白。

难怪他的作品被一一下架,口碑遭到大众抵制,甚至于封杀。

就连中国历史研究院,也在得知此事后,点名批评高晓松歪曲历史的行为。

高晓松终究走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可在感情上,他同样令人咬牙切齿。

03‍‍‍跌落神坛,付出代价

曾几何时,高晓松和女友筠子几乎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可他却突然移情别恋,令筠子陷入抑郁,最终不幸去世。

随后,他又与沈欢坠入爱河,专门为她写了不少情歌。

两人甜蜜无比,奈何他依然故我,再次辜负了爱情。

如此看来,道德不行、人品不行,想复出的高晓松恐怕是难上加难。

这些年,他总是打着“告知”的旗号,活跃在大众视野。

参加综艺节目,一副好为人师的模样。

如果说如今的一些偶像明星会带偏审美和价值观。

那么高晓松则是那个影响观众知识体系的“老鼠屎”。

而且他早已将美国绿卡拿到手,如今是美籍华裔的身份。

2018年,高晓松还在微博上炫耀,自己拿到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的资格。

但经过网友深扒之后发现,这个职位不过是挂名而已。

并非哈佛招聘、认证的员工或老师。

有趣的是,关于这个职位有一个门槛,必须本科以上。

只是不知道没有从清华毕业的高晓松,何时补上了自己的大学文凭。

到了2020年,人民日报邀请马东等人直播分享读名著心得时,网友直接把他骂到关闭直播间。

大众才发现,原来这位满嘴仁义道德,摆着扇子的翩翩公子,就是个油腻猥琐、装腔作势的假公知。

这次直播可以算是他跌下神坛的前奏曲。

之后,他卸任了北京阿里音乐董事,彻底销声匿迹。

如今的高晓松,已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

他偶尔在社交平台发发旧照,写些文艺段子,自称“隐居文人。

但评论区早已没有鲜花,只有讽刺和质疑。

他的公司被边缘化,他的节目被下架,他的声音不再被需要。

有人说他活该,有人说他可惜。

可惜的从来不是才华,是他用才华去做了错误的选择。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高晓松的困局,阿里也解不了

中国新闻网——高晓松法庭上深情自辩两分钟 四个“我愿意”

观察者网——高晓松节目下架,@中国历史研究院 点名:奇谈谬论,虚无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娱乐   狂妄   高晓松   美国   节目   中国   国籍   奇谈   战犯   大众   日本   中国人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