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我跑了十几趟印度,才发现西方那些说法一直在带偏我们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为何到了现代社会,但凡提到“古代文明”人们很难会想起印度?

温铁军曾在一次视频节目中揭穿了真相:我们对印度的认知,很大程度上都是被西方殖民者的叙事所误导。

他还说:别说中国人不懂印度,我曾去过印度十几次,我都不敢说我足够了解这个国家,哪怕是他们本国的民众,对印度的古历史的了解都是十分片面的。


01殖民者为何要误导历史?

现如今,英国乃至不少西方的史学家都普遍认为:印度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因为它的种姓制度就是混乱和落后的根源。

但事实上,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文明起源于印度河流域,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达罗毗荼人便开始聚集在印度河流域一带生活,并且逐渐建立了多个古代王国。


直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肤色较白的雅利安人,从中亚细亚来到印度大陆征服了达罗毗荼人在内的土著民族,并且建立了以婆罗门为尊的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正是这套种姓制度,贯穿了印度的绝大部分历史。直到英国殖民者占领印度后,又利用这个种姓制度,把自己描述成千千万万印度人的“救世主”,这才使得他们的掠夺披上了“合法”和“文明”的外衣。


实际上的印度,除了种姓制度外,它在数千年里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历史文献都说明了这个国家拥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他们的历史比西方更为久远,并不像西方说的那样“缺乏历史”、

温铁军所提出的观点,就是指出一个真相:印度的历史之所以会给人一种断层的错觉,就是因为英国在亚洲殖民扩张期间,急需要把印度打造成一个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鸦片和茶叶的原产地,用所谓的“文明”、“救赎”来掩盖真相。


02鸦片战争与自由贸易

温铁军视频还提到了一个观点:印度的殖民地历史与中国鸦片战争爆发是有直接关系的。

长久以来,在西方的叙事中,鸦片战争之所以会爆发,是因为清政府采取了闭关锁管的错误政策,破坏了全球自由市场。

西方人最初的主张就是为了让清政府改变这一落后的国策,配合全球自由市场的发展。


这一套说辞,与对待印度的“文明救赎”简直就是如出一辙。

实际上,英国的殖民地扩张,就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羊吃人”、“机器吃人”运动的延伸。

工业革命让英国获得了更为先进的远洋能力,也让英国的纺织业得到了腾飞,在利益的驱使下,英国人已经不满足本土市场,他们希望霸占那些落后地区,变成他们种植棉花、茶叶、罂粟的原产地。

然后,再把这些原材料转化为商品,卖到世界各地。

而其中18世纪中期所建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就是为了配合英国殖民扩张所建立的一家贸易企业。


这家企业最早创立于1600年,全名叫做“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一开始是由英女王授权一群有创业心的英国商人,对东印度获得21年的贸易许可权。


可是,随着历史不断变迁,这家企业逐渐脱离自由贸易的本质,而是成为主宰印度、具有军权的殖民机构。

而在晚清时期,那些流入中国的鸦片,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印度。

当林则徐在虎门打响禁烟行动后,使得英国在华的鸦片垄断生意受到极大影响,这才让英国人找了借口,接连两次对华发动鸦片战争,强行让中国接受英国所推行的“自由贸易”。


本质上,英国东印度公司与现代经济学的自由市场企业不同,而是一个结合了军事力量、霸权的殖民机构,而两次鸦片战争其实就是为了这个机构服务。

准确来说,印度在殖民时期成为了英国的“鸦片种植园”,而中国则是他们的“鸦片消费市场”与掠夺的对象。

这两个古老的亚洲文明同时被卷入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之中,一个被彻底变成殖民地,而另一个则沦为半殖民地,共同经历了国家衰败与人民贫困的苦难历程。


因此,如果我们今天试图去理解印度,绝不能简单地用西方主导的历史观去解读,也不能全盘通过殖民者在印度留下的“印度历史”书籍去理解,而是客观全面地看待印度历史,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明古国的故事。

参考资料:

1、光明日报:近30年来西方史学新流派 学者要给历史"纠偏"?

2、百度百科: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历史   铁军   印度   说法   英国   鸦片战争   种姓   鸦片   殖民者   东印度公司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