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主持人施琰,定居上海20年,53岁仍不显老,台上台下都风光

说起上海电视台那些熟悉的面孔,施琰绝对算得上稳坐前排。

她从西北的兰州起步,一路南下扎根上海,转眼二十多年过去,现在五十三岁了,还能在荧屏上看到她那张不显老的脸,气质稳稳的,台上专业,台下接地气。

很多人好奇,她是怎么在传统电视这个越来越卷的时代里,坚持下来,还活得这么从容的?

西北起步,荧屏初试的那些年

施琰这人,出生在1972年9月17日,江苏海门人,但小时候很快就跟着家人去了甘肃兰州,那里成了她长大的地方。兰州的环境挺典型的西北风,干燥直爽,她从小就接触到各种文化碰撞,这也让她后来主持节目时,总带点南北混搭的亲和力。

十六岁那年,也就是1988年,她还是高中生,就通过选拔进了甘肃电视台,当上了青少年节目《金色年华》的主持人。那时候她才刚成年没多久,就能站在镜头前,带着同龄人聊生活,拿了不少奖,算是早早开了挂。

再往后,1991年春节晚会,她十九岁,已经能和朱军、水均益这些后来大红大紫的主持人同台了。那场晚会是甘肃省里的重头戏,她负责的部分播出后,反响不错,当地观众记住了这个年轻女孩的声音。

两年后,1993年,她又接手《社会博览》这个栏目,内容涉及民生和社会热点,她每天得翻一大堆资料,准备稿子,主持风格也渐渐稳下来。

说实话,那几年她年纪小,压力不小,但一步步走下来,积累了扎实的基本功。甘肃电视台的经历,让她从青涩小主持人,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

1996年是个转折点,因为家人工作调动,她从兰州南下上海。这趟迁徙不光是地理上的,还直接改变了她的职业轨迹。刚到上海,她就进了上海电视台,从音乐节目《周末乐谈》入手。那节目挺轻松的,聊音乐、访歌手,她很快就适应了上海的节奏。

上海的电视圈比兰州热闹多了,竞争也激烈,她得从头学起,但她没急着跳槽,而是稳扎稳打。三年后,1999年,她决定去北京广播学院读硕士,那时候她已经有点名气了,但她知道新闻主持需要更深的底子。硕士期间,她专攻传播理论和实践,毕业后直接投身新闻领域。

2001年,上海电视台晚间新闻大改革,推出双人播报模式,她和欧阳夏丹成了搭档。这俩人年纪相仿,风格互补,一开始用聊天式的表达方式播新闻,挺新鲜的。

传统新闻主播都板着脸念稿,她们却加了点互动,观众反馈两极分化,有人觉得太随意,但时间一长,大家都接受了。收视率上去了,她们也成了上海荧屏上的标志性组合。

这段经历不光让她在新闻主持上站稳脚,还让她明白,亲和力在媒体里有多重要。之后的几年,她主持的节目越来越多,《媒体大搜索》和《新闻坊》都是王牌,她的面孔渐渐成了上海人晚间必看的习惯。

从兰州到上海,这段路走得顺当,但也得说,她运气好遇上好时机。甘肃的起步给了她底气,上海的平台让她发光。

很多人转行主持都磕磕绊绊,她却一步一个脚印,二十年下来,没大起大落,就这么稳稳的。想想看,那时候电视是主流,她赶上了黄金期,现在回看,她的坚持挺有借鉴意义的。

上海深耕,奖项公益两手抓的平衡术

定居上海二十年,施琰的工作重心一直没变,她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心的一级播音员,中共党员,艺术硕士学历,这些标签听着就靠谱。

2010年,她凭借一档文化晚会的表现,拿下中国播音主持界的金话筒奖,这可是行业顶尖荣誉,证明了她在主持上的硬实力。三年后,2013年,又被评为SMG名优主持人,那时候她已经是台里的顶梁柱了。事业高峰期,她没飘起来,而是开始往公益倾斜。

从2006年开始,她就担任浦东新区禁毒形象大使,那年7月正式上任,之后几年,她到处讲座、宣传,帮了不少年轻人避坑。2007年,她加入“阳光心愿”活动,专门帮患病和贫困孩子实现小愿望,那时候她刚在上海站稳,就开始做这些事儿,说明她骨子里有股热心劲儿。

2009年,她还被评为上海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这奖不是白拿的,她参与的公益项目不少,从助学到扶贫,手上至少十几个社会职务。2010年世博会,她当微笑大使,园区里到处是她忙碌的身影,帮游客解答、引导,那届世博上海办得风生水起,她也贡献了一份力。

2014年是个新起点,她开始主持东方卫视的《梦想改造家》,这档节目一做就是十多年,到现在2025年还在播第十二季。

节目组每期挑一户有住房难题的家庭,用有限预算改造房子,她和骆新搭档,负责串联故事。首季就去内蒙古沙漠改造,那地方条件苦,但节目坚持下来,影响挺大。

后来去可可西里无人区、河南山村,跨度上千公里,她跟着团队见证了不少家庭变故。节目不光改房子,还改人心,她在里面学到分享的意义,比聚光灯更暖。环保基金会大使这角色,也是从节目延伸出来的,她现在还兼着,推可持续理念。

上海二十年,她见证了电视从黄金时代到网络冲击的全过程。很多人转战短视频,她没全押宝,而是守着传统岗位,同时开通抖音账号,粉丝不多,但内容用心。

2025年8月,她发了个“补胎日记”视频,讲车胎坏了找热心老板修的事儿,百万播放,网友直呼接地气。最近,她又宣布《时代达人秀》回归,当观察员,继续在台上发光。事业公益并行,她没把自己框死在荧屏里,而是让生活更宽广。

五十三岁的从容,生活里那些低调的温暖

五十三岁,在娱乐圈算高龄了,但施琰看着不显老,皮肤好,气质雍容,这保养不是天生的,得有讲究。她平时注重饮食均衡,早起运动,生活规律,这些小习惯积累起来,就成了现在的状态。台上她声音稳,台下她处理家务利落,平衡得像教科书。

家庭方面,她低调得很,从不公开老公孩子细节,就是为了护着亲人不受影响。早年她在甘肃电视台主持时,和孙兵搭档,那时候他比她大六岁,后来1996年他去上海发展,她放弃兰州的事业跟着过去,两人结婚了。有个女儿,现在也大了,但她从不炒作家庭新闻,这点挺难得的。

说起家庭,她偶尔在视频里提提饭菜口味,但从来不深挖。上海生活二十年,从租房到安家,她适应了地铁高峰、雨天堵车这些琐碎,但也享受黄浦江边的散步。

保养秘诀她没藏着掖着,简单说就是多喝水、多走路、少熬夜,这些老生常谈,但她真做到了。网友看她视频,总说她像四十出头,这不光是外在,还因为心态稳。五十知天命,她没急着退休,而是继续工作,退休年龄快到了,但她还在规划下半场。

最近动态看,她在《梦想改造家》第十二季里,继续和骆新搭档。2025年10月,节目有回访特辑,十组家庭的后续,改造意义看得清清楚楚。还有一期爆改上海“奇葩猫房”,设计师赖旭东用25万预算搞定,史南桥回归,热度高。

她在抖音上也活跃,10月30日有条视频聊上海最后一家报刊门市部,她抢着买杂志,说那地方不光卖东西,还有人情味。这样的分享,让人觉得她不是高高在上的主持人,而是邻家大姐,聊得来。

施琰的路,走得实诚。从十六岁进台,到现在五十多岁还活跃,她没靠炒作上位,全凭专业和坚持。上海这二十年,她从外来妹变成本地人,台上台下风光两不误。

现在电视圈变天,她守着阵地,还试水新媒体,这适应力值得学。她的故事,说白了,就是普通人怎么在快时代里,活出自己的节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娱乐   上海   台下   台上   主持人   知名   风光   兰州   节目   甘肃   新闻   家庭   荧屏   电视   搭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