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从2021年算起,白酒股跌了三四年了。跌久了,资本市场就会找原因。现在找到的最大的“原因”是,年轻人不喝白酒了。因此白酒没有未来,白酒股价会长期阴跌。

数据来源:Wind
之所以说年轻人不喝白酒了,理由是,现在的年轻人更自我,不屑于应酬别人,更希望上班下班分清楚。我们先看一组让白酒行业数据。2024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仅为414.5万千升,这个数字在八年前的2016年,还是1358万千升。八年产量蒸发近70%,堪称“脚踝斩”。

过去二十年,茅台就是身份的象征,白酒之王,是宴席上的主角,是生意场上的敲门砖。而现在,它的价格松动了,象征意义也跟着松动了。这一波下跌,不是偶然波动。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最终连“喝的人”都开始不喝了,那买的人还有什么理由买呢?
但是年轻人热爱的啤酒市场却高歌猛进,精酿酒吧如雨后春笋般占据街头巷尾。但白酒这事情真有那么简单吗?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回2015到2020年,舆论场上几乎听不到“年轻人抛弃白酒”的论调。


图片来源:国海证券
白酒,特别是高端白酒,从来不只是饮品,更是社交场上的“硬通货”,与基建、商务宴请息息相关。当开工项目放缓,大的需求自然熄火,这才是高端白酒需求下滑主要原因。
那么年轻人到底喝不喝酒?他们喝,而且喝得兴致勃勃。只是他们手中的酒杯,更多盛满的是啤酒、精酿或者威士忌。我们可以看到现在酒吧遍地开花,不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年轻人目前的偏好确实不一样,追求微醺,口味多元化,而非“不醉不归”。所以在年轻人的刚需层面,面临太多的可替代品。
供给端来看,最致命的问题莫过于“库存”。茅台过去十年生产了约10亿瓶,即便按乐观的50%开瓶率计算,也意味着有5亿瓶茅台静静地躺在全国各地的仓库、收藏家的酒柜里,成为等待升值的“液体资产”。这还没算上每年新增的产能。
所以超额的库存,必然冲击现货市场的价格,导致“价格倒挂”。其中部分白酒经销商进货价比市场价还高,所预示卖一瓶亏一瓶。
而且许多白酒投资者最大的认知谬误,在于忽视正在形成的“消费断层”。他们坚信白酒文化会自然传承,今天的年轻人总有一天会成为明天的“酒桌主力”。但他们忽略了白酒本质是一种需要场景的“社交货币”,而非居家自饮的“快乐水”。
当商务宴请需求下滑,这套传承链条就从根部动摇了。年轻一代在他们的核心社交场在于朋友聚会、周末小酌等等,这些都没有太多属于白酒的位置。
但是客观地说,任何行业都有周期,白酒也不例外。想象一个场景,当现在的年轻人未来功成名就,步入更高级的商务圈层,在那个决定生意的饭局上,推杯换盏间,难道能用气泡水或红酒来完全替代茅台所承载的复杂语义吗?大概率很难。
但这对于白酒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短期的阵痛和舆论的看空,但长期来看,影响可能微乎其微。喝白酒(或者说茅台等等高端白酒)并为之买单的,从来只是中国社会的一小部分人。

@头条创作者加油站
#白酒#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