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将自8月起,美国单方面对出口至美国的铜加征50%关税,对自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35%关税。商务部回应美商务部长称可能于8月初与中方谈判代表会面。目前,双方在多个层级就经贸领域各自关切保持密切沟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从7个方面提出政策举措,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CPI同比上涨0.1% ,PPI同比下降3.6%。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央行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
上周,政策影响依然是期货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国内“反内卷”政策持续提振新能源品种和黑色系产品,美国关税政策已尘埃落定,中美关税问题将于8月展开商谈,美元指数从低位反弹,对有色板块构成一定压制。总的来说,市场情绪在政策持续发酵的推动下依旧保持偏暖态势,进而驱动市场逐步实现供需再平衡。
总体而言,“反内卷”政策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对黑色系和新能源品种的提振效果显著,而对其他品种的影响则逐渐减弱。随着价格的持续反弹上涨,政策与供需之间的博弈加剧,需密切关注各行业供给侧政策的具体推动情况。
主要板块
涨跌排行榜
热点品种
焦煤
山西煤矿虽逐步恢复生产,但整体复产进度较为缓慢。523家样本矿山的焦精煤日均产量为76.5万吨,同比减少1.4万吨,矿山库存在三周内累计下降122万吨,至377.2万吨,供应有所收缩。受蒙古那达慕大会影响,口岸闭关,导致蒙煤通关量骤减。1-5月,中国炼焦煤进口量同比降低7%,其中5月单月进口量环比下降17%。247家钢厂的日均铁水产量为239.81万吨,环比减少1.04万吨,尽管仍处高位,但粗钢限产执行力度未达预期,需求支撑正逐渐减弱。钢厂利润修复带动原料补库,焦煤库存可用天数有所回升。焦炭在经历第四轮降价后,主流焦企计划启动首轮提价。反内卷政策持续发酵,市场看涨情绪日益升温,焦煤价格在低位基础上持续上涨。
玻璃
安徽、江西等地的窑炉减产幅度达到1800吨/天,光伏玻璃企业计划将产量减少30%,政策的驱动强化了“反内卷”治理,进一步增强了产能退出的预期。浮法玻璃的日熔量已降至近四年来的最低水平,然而本周产量环比微增0.33%,达到110.7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9.2%。深加工订单天数减少至9.5天,环比下降0.33天,地产竣工面积同比减少8.3%,终端采购仍然较为疲弱。沙河中游库存处于低位,而湖北厂家的库存则处于高位,全国总库存的去化速度有所加快。煤制气的利润为108.78元/吨,环比增加22.8元,天然气制玻璃则亏损183.11元/吨,抑制了复产的动力。在政策的推动下,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库存去化速度有所提升,多头投机情绪较为浓厚,导致玻璃价格上涨。
工业硅
新疆、内蒙古和甘肃地区的开炉数量减少,97硅企业集中进行检修,周度总产量下降至7.76万吨,产能利用率为53.44%,北方地区出现减产现象。云南保山积极复产,四川依靠自备电厂维持生产,整体开工率仅为历史峰值的1/3,南方地区的复产进度不及预期。有机硅的三大下游需求不振,多晶硅减产进一步拖累需求,有机硅和铝合金仅维持刚需采购。西南地区丰水期电价维持在0.3元/度,西北地区政府补贴持续,硅石价格略有下降,有机硅毛利润提升至326元/吨,但工业硅生产仍面临压力。广期所仓单数量下降,交割压力有所缓解,社会库存总量为55.1万吨,较上周略微减少,但高位压力依然存在。在多晶硅价格快速上涨的带动下,工业硅价格震荡上涨。
烧碱
液氯价格大幅下跌,导致氯碱企业亏损状况进一步恶化,山东及西北地区部分企业不得不采取减产或检修措施,进而引发液碱库存下降至低位,短期内供应量有所缩减。尽管7月份检修量较上月有所减少,且三季度将有110万吨新增产能投放市场,但长期来看,供应压力依然存在。下游氧化铝企业维持正常开工,对烧碱保持刚需采购,非铝下游需求亦呈现小幅改善。目前,全国液碱工厂库存量为26.12万吨,其中华南地区库存增加,而山东地区则明显去库。7月电价持续走低,然而液氯价格的快速下滑,使得氯碱企业综合利润承压,烧碱成本支撑力度有所增强。在企业减产的同时,叠加当前市场宏观情绪偏向乐观,烧碱价格持续震荡上行。
铁矿石
全球发运量周环比减少362.7万吨,降至2994.9万吨,主要原因是季末冲量结束。47港到港量达2535.5万吨,环比增加122万吨,前期发运高峰传导所致。247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为239.81万吨,环比下降1.04万吨,但同比增加1.52万吨,仍处于历史同期高位。高炉开工率为83.46%,环比下降0.36%,盈利钢厂占比为59.74%,环比上升0.43%,在利润驱动下,减产意愿有限。45港库存量为13878.4万吨,周降51.8万吨,47港库存量为14346.89万吨,周降139万吨。钢厂进口矿库存增至8918.6万吨,环比增加71万吨,按需补库策略持续执行。“反内卷”政策持续发酵,叠加“两重”资金投入新型城镇化,提振黑色系价格,铁矿石在供需矛盾不突出的背景下涨幅显著。
鸡蛋
6月底产蛋鸡存栏量达到13.40亿只,环比增长0.45%,同比增长6.77%,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纪录。7月新开产蛋鸡主要对应3月补栏的鸡苗,环比增幅达3.45%,中小码蛋供应压力显著增大,预计9月存栏量将进一步攀升至13.50亿只。老鸡淘汰量环比减少5.6%,延迟淘汰现象加剧了供应压力。高温高湿天气使得鸡蛋存储难度加大,贸易商采取按需采购策略,加之学校放假导致食堂采购量减少,下游需求呈现季节性疲弱态势。饲料价格基本稳定,6月单斤鸡蛋亏损0.47元,7月初亏损扩大至0.58元/只,创下近四年同期最低水平,成本支撑仍在。随着供应预期的增加和下游需求持续疲弱,鸡蛋去化进程缓慢,价格出现破位下跌。
燃油
OPEC+在8月超预期增产54.8万桶/日,沙特原油出口量攀升至4个月高点,重质原油供应的增加对高硫资源形成压制。随着中东冲突的缓和,高硫燃料油供应得以恢复,亚洲到港量随之增加,供应压力进一步加大。船用加注需求表现疲软,焦化利润下滑导致分流效应减弱,新加坡低硫船燃销量周环比下降12%。中东夏季发电需求未达预期,南亚采购量同比减少15%,下游需求整体转弱。OPEC下调了2025-2029年的石油需求增长预期,叠加10月可能暂停增产的预期,暗示供应过剩风,美关税扰动导致原油价格在区间内波动,燃油价格下跌。
铜
铜精矿TC持续处于负值区间,港口库存持续下降,铜矿供应依旧维持偏紧态势。智利6月铜出口额同比大幅增长17%,达到47亿美元;Kamoa-Kakula矿产量增至11.2万吨,同比增长11%。精铜杆开工率仅为67.8%,下游需求以按需采购为主,房地产市场新开工情况未见改善,家电消费主要依赖“以旧换新”政策支撑,然而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电网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整体需求尚属稳定。LME库存周增13450吨,达到10.87万吨;沪铜库存降至8.15万吨,环比下降3.7%;保税区库存增至42万吨;而美国库存因关税因素持续上升至22.1万吨,全球库存仍呈现分化态势。美国宣布自8月1日起对进口铜征收50%关税,导致美铜价格攀升,而伦铜和沪铜价格则出现下跌。
锡
缅甸佤邦锡矿复产前景不明,泰国禁止缅甸借道运输,导致5月中国锡矿进口量虽环比增长36.4%至1.34万吨,但1-5月累计同比降幅达36.5%,矿端供应略显紧张。云南冶炼厂因原料短缺,江西因废锡回收量下滑,国内锡矿生产受到限制。5月焊锡开工率为72.4%,环比下降4.3%,主要原因是家电排产减少、光伏组件抢装结束,以及华东地区焊条订单回落。尽管新能源需求有所增长,但整体市场需求仍处于淡季。锡精矿加工费低位运行,挤压冶炼利润,导致云南冶炼厂因亏损而被迫进行检修,废锡回收的高成本也对市场形成支撑。当前供需矛盾并不突出,市场受宏观情绪影响较小,沪锡价格在区间内震荡。
甲醇
因陕西渭化、内蒙古东日等装置进行检修,复产产能增量有限,甲醇周度产量为190.99万吨,环比减少7.71万吨,开工率为84.75%,环比下降3.89%。传统下游需求拖累明显,甲醛主产区装置降负,开工率为45.2%;二甲醚开工率为5.19%,购销情绪偏弱;醋酸价格全线下跌,抑制了甲醇需求;烯烃开工率为85.94%,环比小幅回升。前期甲醇到港量低位,随着伊朗装置逐渐重启,进口恢复预期增强。港口库存达71.89万吨,周环比增加4.52万吨,样本企业库存为35.69万吨,环比增加1.3%,库存压力逐渐显现,甲醇价格呈现震荡略偏弱走势。
【免责声明】
本文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华西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联系华西期货有限责任公司,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本文仅作为投资者教育资料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更新时间:2025-07-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