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21 日,杜勒斯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77 岁的芭芭拉・沃恩迪克盯着那个长 3 英尺、宽 1 英尺的硬木盒,眼圈突然红了。
这个不起眼的木盒里,装着美国第五任总统詹姆斯・门罗的长女伊莱扎・门罗・海伊的遗骨,距离她在巴黎孤独离世,已经过去了 185 年。

再过几天,10 月 23 日星期四,伊莱扎将被安葬在里士满的好莱坞公墓。
这座 1847 年建成的古老墓园里,早已躺着她的父亲门罗总统,还有联邦总统杰弗逊・戴维斯等一众历史名人,18000 名邦军士兵也在此长眠。
谁能想到,这位曾在白宫代行 “第一夫人” 职责的总统千金,竟在异国的无名墓穴里沉寂了近两个世纪。
时间拉回 1817 年,门罗刚入主白宫,妻子伊丽莎白就因常年体弱多病卧床不起,打理白宫事务、接待宾客的重担全落在了长女伊莱扎肩上。
那时的她跟着法官丈夫乔治・海伊住进白宫,穿着精致的礼服周旋于各国使节之间,举手投足间都是从小在巴黎养成的优雅气质。
她的父亲早年曾在华盛顿和杰斐逊任内派驻法国,伊莱扎的童年几乎是在巴黎度过的。
可这份 “风光” 背后全是隐忧,1825 年门罗卸任后,家境急转直下。
这位曾发表 “门罗宣言” 的总统,晚年竟穷到卖掉橡树庄园,只能投靠纽约的二女儿度日,靠写书换稿费维生,直到国会补发 3 万美元补偿金才稍缓困境。

更不幸的是,伊莱扎的丈夫、父母接连离世,昔日的白宫红人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女。
1838 年,身心俱疲的伊莱扎远赴法国疗养,可这趟旅程却成了她命运的终点。
她不知道,自己的堂兄兼遗嘱执行人古弗尼尔・莫里斯早已布下陷阱。
这位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前身国王学院的政客,虽曾深得华盛顿赏识,却有严重的赌瘾,常年负债累累,连左腿都是因意外截肢的木制假肢。
他故意拖延出售门罗总统的文件,眼睁睁看着伊莱扎坐吃山空。
“我如今身处异国,贫病交加,求您将我从彻底毁灭中拯救出来!”1839 年,伊莱扎在给友人的信中绝望呼救。
她在信里直指妹夫塞缪尔・古弗尼尔窃取遗产,痛骂莫里斯 “经营着极其肮脏的勾当”。
那时的她住在香榭丽舍大街的公寓里,连取暖的煤炭都买不起,只能硬着头皮给家族旧识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一世写信,恳求能住进宫殿,还忍不住抱怨 “美国从不照顾政治家遗孤”,可这封信石沉大海。

1840 年,53 岁的伊莱扎在巴黎病逝,被草草埋进拉雪兹神父公墓的无名墓穴。
随着岁月流逝,坟墓开裂荒芜,渐渐被世人遗忘。
直到 2018 年,法国官员发现这座破败的坟墓即将坍塌,无奈致信美国门罗博物馆,提议将遗骨移入骨灰堂,这个被尘封的名字才重新进入人们视野。
亲法人士凯瑟琳・威利斯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往墓地探访。看着杂草丛生的墓穴,这位 77 岁的老人下定决心要让总统之女 “回家”。
巧合的是,几年后她结识了正在研究伊莱扎事迹的芭芭拉,这位门罗家族故居 “高地” 的兼职教育工作者,刚在威廉玛丽学院的档案里发现了伊莱扎的两封亲笔信,终于揭开了 “势利名媛” 传说背后的真相。
两人一拍即合,发起了遗骸归国行动,可这一路全是官僚主义的阻碍。

从确认遗骸身份到办理跨国运输手续,每一步都耗费大量时间。直到 2025 年 5 月,芭芭拉才终于在机场接到了那个小小的木盒,里面的骸骨沉默地诉说着百年前的苦难。
“连总统的女儿都能被剥夺遗产,客死异乡成贫民,那个时代的女性有多难可想而知。” 芭芭拉的话戳中了关键。
要知道,就连门罗总统自己晚年都深陷贫困,更别提失去依靠的女儿了。历史上,安德鲁・杰克逊、詹姆斯・波尔克等多位总统离任后都遭遇经济困境,他们的家人更是处境艰难。
如今,好莱坞公墓已经为伊莱扎准备好了安息之地。这里能俯瞰詹姆斯河的绝美景色,当初建园时邻居还开玩笑说 “瀑布声能唤醒死者”。
这位漂泊了近两百年的总统之女,终于能在父亲身边放下所有苦难,好好睡个安稳觉了。而那些被历史尘埃掩盖的真相,也因两位老人的坚持,得以重见天日。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