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携程的日子看起来很滋润。刚刚公布的二季度财报,净利润高达48亿元,平均每天进账5333万。
但就在它风光无限的时候,郑州市场监管局突然把携程请去“喝茶”——这是45天内第二次因价格问题被监管约谈。
上次是贵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这次轮到郑州,原因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平台用规则和技术手段,强行干预商家交易和定价,涉嫌不正当竞争。
监管部门点名要携程整改三件事:一是修改合同条款,二是优化调价工具,三是建立合规长效机制。
这些要求说白了,就是要平台收一收“算法割韭菜”的手,别再一味压榨商家。
这下最开心的,莫过于一线的酒店老板们。为啥?因为这些年,酒店的钱被携程赚得明明白白。
看数据就知道有多夸张。
携程二季度净利润48亿元,而全国头部两大酒店集团加起来,利润也才18.3亿。
北京上半年1613家酒店,总利润才5980万,还不如携程一天赚得多。
怪不得酒店人怨声载道,社交媒体上,商家们吐槽携程“二选一”、剥夺定价权、搞软性垄断的帖子一波接一波。
很多酒店老板说, 要想在携程上成为“金牌”商家,价格必须比美团低5%;想成为“特牌”更狠,得全网独家,不许在美团、飞猪、Booking等平台报价格。 这还不算,金牌、特牌的酒店佣金更高,普遍要12%到20%,有的稀缺资源能到30%。而平台的流量分配也按“牌”来排队,特牌优先,金牌其次,没挂牌基本靠边站。
但挂牌也不是万能钥匙。
云南有酒店老板吐槽,现在平台上挂牌的酒店太多,排名靠后根本没用。
想要流量,还得额外充值,买“金字塔”“云梯”等推流产品。
“金字塔”是点击付费,“云梯”则是直接提高佣金比例,想有效果至少得再加5%-10%。
还有“竞争圈”“首页搜索”等各种工具,用钱“买流量”,不烧钱订单马上下滑。
这次郑州监管局约谈的重点,就是携程内部那个让酒店老板们“头大”的“调价助手”。
这个工具表面看起来是帮酒店自动监控同行房价,实际操作却是平台随时能强制改你定价。
有酒店老板反映, “明明自己定了210元一晚,结果携程悄悄给你改成180元,啥通知都没有。”
更离谱的是,后台虽然有个“关闭”按钮,但得运营经理同意,关了过几天还会自动打开。
不少商家投诉,根本就像装了流氓软件。
当然,平台也有自己的道理——要保证用户在携程上能买到全网低价。
可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不仅让酒店亏本卖房,还经常因为价格不一致,引发和消费者的纠纷。
最终酒店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平台自然也不会给补差价。
携程风光的背后,是无数酒店老板的压力和呐喊。
相信这次监管亮剑,不只是关掉一个“调价助手”,而是让整个行业更健康,让平台、商家、消费者都能安心做生意、安心住酒店。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