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了公告,对稀土、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这些东西加强出口管制,从11月8日开始执行。这些材料可不是小玩意儿,它们直接关系到电动车、芯片和军工生产。结果呢,美国那边很快就炸锅了。特朗普10月10日在他的社交平台上发帖,说中国这是在搞危险游戏,得还以颜色。没多久,他就签了行政命令,从11月1日起,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货加100%的关税。这可不是说说而已,美国各大电商平台马上行动起来,下架了上百万件中国产商品。亚马逊、沃尔玛这些巨头,几乎同时删了摄像头、智能家电、蓝牙音箱之类的产品页面。联邦通信委员会还跳出来,说这些东西有安全隐患,可能藏着监视功能或没批的通讯零件。他们还定在10月28日投票,看看是不是永久禁售。
这下子美国消费者傻眼了,本来网上逛逛就能买到的东西,一夜之间没了影。零售商们也慌了,赶紧清库存,生怕违规。为什么这么急?因为特朗普的命令不光是关税,还包括对关键软件的出口限制。这事儿直接打到中美贸易的痛点上。中国那边呢,从10月9日到11日,驻美使馆没吭声,外交部也没大张旗鼓地回应。这让外界猜来猜去,有人说这是故意冷处理,不想跟美国在嘴上较劲。商务部在10月12日的记者会上才简单表态,说出口管制是为了国家安全和全球产业链稳定,合情合理。他们还点出,美国在芯片和高端设备上老玩双标,打着安全的旗号搞打压,中方心里门儿清。这话虽短,但意思到位,就是不想卷入舆论战,而是靠实际行动说话。
中国在稀土上占了大头,全世界70%的开采、90%的提纯和差不多90%的永磁体生产都在那儿。这些东西是芯片、导弹、雷达和电动车电机的核心。中国收紧出口,美国的产业链立马卡壳。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敢先出手。数据摆在那,去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超5000亿美元的东西,好多是消费电子和家居用品。加100%关税,物价肯定飞涨,通胀压力更大。白宫内部有人担心,这么干最后伤的是自家经济。特朗普的声明听着硬气,但其实露了底,美国供应链太依赖中国了。贸易代表格里尔10月12日接受采访,说中方没正式回复他们的沟通尝试,语气里有点无奈。他还说美国不想打贸易战,但得准备好。这话听着像安抚大家,但也暴露了华盛顿的困境,一方面国内通胀高企,关税成敏感话题;另一方面,不强硬又怕被说示弱。
再看美国电商的反应,那叫一个快。10月10日命令一出,亚马逊总部就紧急操作,批量删了中国电子产品的信息。沃尔玛也跟上,页面一刷新,上百万件货没了。消费者上网一搜,空荡荡的,只剩“商品不可用”的提示。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卡尔开了视频会,向高管们下指示,说这些产品可能有未授权模块,威胁国家安全。会后他对外宣布,已下架数百万件,并准备投票永久禁售。仓库里,工人忙着隔离中国品牌货,超市货架上标签撕了又贴,经理们愁眉苦脸地盘库存。这不是小动作,是从消费端掐中国制造的流通渠道。靠电商出口的中国企业一下就蒙了,订单没了,关门大吉的风险摆在那。
中国为什么不急着回嘴?因为这出口管制是早就准备好的战略牌,直接瞄准美国高科技和军工的软肋。数据上看,中国在稀土产业链上碾压式领先,这底气不是白来的。商务部副部长在回应中说,美国长期在出口上搞双标,中方有数。这等于告诉大家,这次比拼不在嘴上,而在供应链和资源上。中国用时间换空间,看着美国在供应焦虑中慢慢吃亏。10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说,美方持续升级对华限制,中方立场清楚。商务部又重申,措施前已通过双边渠道通报,对合规申请会许可。这话不长,但稳住了局面,没让事儿闹得更僵。
美国内部声音开始变调。10月14日,白宫官员开会讨论,报告显示加关税会推高消费电子和家居价格,通胀风险大。经济学家算账,消费者首当其冲。去年进口额超5000亿,消费品占比不小。特朗普的关税被看成政治牌,但暴露了供应链弱点。中国控制稀土开采70%、提纯90%、永磁体近90%,收紧出口直击美国新能源和国防。双方进入新博弈,美国推立法扩安全审查,中国严控高新出口。美国供应链紧张加剧,商家忙调整,中国厂商转其他市场。信任又薄了一层,美国在焦虑中体会代价,中国靠资源稳住阵脚。
美国用关税和舆论压中国让步,中国用资源和市场体量反制。双方都在探底线,但都不想先亮底牌。接下来,美国可能让国会立法,把安全审查盖到更多中国品牌上。中国会继续控高新出口,美国供应链会更紧。短期看,没赢家,美国商家收摊,中国厂商调头,中美信任撕裂一层。特朗普想用下架和关税秀强硬,但背后是不安。中国沉默不是弱,而是掌控的手法。全球盯着这场风暴,较量的是战略、资源和耐心。谁先慌,谁先输,这次美国好像有点坐不住。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