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月饼吃不对易伤脾胃?中医专家教你“科学食方”

“妈,您怎么又捂着肚子?是不是早上那半块五仁月饼闹的?”距离中秋还有一周,李女士家的餐桌上已摆上了月饼,可母亲刚尝了两天就闹起了肠胃不适。

听说 “无糖月饼更健康”,母亲昨天一次吃了大半个,今早便腹胀反酸。

其实,每年中秋前,不少家庭都会提前囤月饼尝鲜,却常因吃法不当伤了脾胃。月饼虽承载团圆心意,高油高脂的特性却易成肠胃 “负担”。

为此,脾胃肝胆科副主任,从中医视角给出了中秋月饼健康食用“处方”。

一、“无糖月饼”不是“零负担”

很多人提前囤月饼时,会优先选 “无糖款”,觉得能放心吃,实则存在误区。

1.看标准:“无糖”≠“无碳水”。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仅当食品中糖含量≤0.5 克 / 100 克时,可标注“无糖”。

这类月饼只是用麦芽糖醇、木糖醇等替代了蔗糖,但其主料是面粉、莲子、红豆等,含大量淀粉,进入人体后仍会分解为葡萄糖,并非真的 “无负担”。

2.看本质:淀粉仍伤脾升糖。副主任指出,《本草纲目》中早有 “五谷为养,然过食则伤脾” 的说法,即便没有添加蔗糖,大量淀粉也会加重脾胃运化压力。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若提前囤货后过量食用,血糖仍会波动,建议每次食用量不超过 1/8 个,且吃后需减少米饭、面条等主食的摄入。

3.看成分:无糖可能更“滋腻”。为弥补无糖带来的口感缺失,不少无糖月饼会添加更多油脂。中医认为“肥甘厚味生痰湿”,过多油脂会阻碍脾胃气机,就像给脾胃“裹了层油”,即便脾胃功能尚可,吃多了也可能腹胀、没胃口,脾胃虚弱者更要谨慎。

二、选月饼:按体质“辨证吃”,避开脾胃雷区

提前选月饼时,中医讲究“辨证施食”,要结合自身体质,盲目选易伤脾胃。

1.脾胃虚弱者:选清淡款,忌高油。这类人平时容易腹胀、大便稀溏,正如《脾胃论》中描述的“脾胃虚弱,则谷气不盛,阳气下陷”,选月饼时应避开五仁、蛋黄、火腿等高油高盐品种,可少量选豆沙、莲蓉等馅料相对清淡的,每次食用量控制在 1/8 个以内,吃时搭配陈皮水,帮助理气健脾。

2.湿热体质者:拒甜腻,防湿热加重。若平时常觉得口苦、舌苔黄腻,说明体内有湿热,提前囤月饼时要避开枣泥、椰蓉、流心奶黄等甜腻馅料,这些会加重体内湿气,可能导致腹胀、口苦加剧,可选择冰皮月饼(注意不选冷藏过久的)或无糖绿豆沙月饼。

3.糖尿病患者:选无糖款,盯总量。虽然无糖月饼对血糖影响小于普通月饼,但仍需注意两点:一是部分糖醇(如麦芽糖醇)过量会引发腹泻,每次食用不超过 1/4 个;二是吃后要监测血糖,若发现血糖升高,需及时调整饮食,避免提前尝鲜反而引发健康问题。

三、科学吃饼:3 个搭配技巧 + 3 个禁忌,护脾胃

提前尝鲜月饼时,吃法不对也会伤脾胃,掌握 “搭配技巧” 和 “食用禁忌” 很关键。

(一)3 个搭配技巧,解腻护脾

配茶饮:按月饼 “选茶”。吃高油的五仁、蛋黄月饼时,搭配普洱茶或山楂茶,普洱茶能去油解腻,山楂茶则能消食化积,正如《本草备要》中说山楂 “消肉积,行滞气”,正好应对月饼的油腻;吃清淡的豆沙、莲蓉月饼时,配绿茶或菊花茶,清热生津,缓解甜腻感。

配水果:选 “低糖果”,控总量。柚子、猕猴桃、橙子等富含果酸的水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帮助消化月饼,但要注意水果也含糖,比如 100 克柚子约含 10 克糖,吃了 1/4 个月饼后,水果摄入量建议控制在 100 克以内,避免糖分超标。

配杂粮:吃月饼后 “调主食”。若上午或下午尝了月饼,当天的正餐主食可换成小米粥、燕麦饭等杂粮,杂粮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减轻脾胃消化压力,同时减少油脂摄入。

(二)3 个食用禁忌,千万别犯

忌过量:浅尝辄止,不贪多。一个普通的双黄莲蓉月饼约重 150 克,热量高达 500 千卡,相当于 2 碗米饭,即便是无糖月饼,热量也不低。

副主任建议,无论哪种月饼,每次只吃 1/4-1/8 个,一家人分着尝鲜,既过了嘴瘾,又不伤脾胃。

忌空腹:别让月饼 “刺激胃”。空腹时,胃里没有食物缓冲,月饼的高油高糖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容易引发胃痛、反酸。尤其是早上空腹,脾胃功能还没 “苏醒”,更不能吃月饼,建议在两餐之间(如上午 10 点、下午 3 点)食用,此时脾胃运化功能较强。

忌生冷:别用冷饮 “配月饼”。天热时,有人尝月饼会配冰饮料、冰西瓜,却不知 “生冷伤脾阳”,冰冷食物会削弱脾胃运化能力,可能导致腹泻、腹痛。建议搭配温开水或温热的茶饮,保护脾胃阳气。

四、轻微肠胃问题,试试中医食疗方

若提前尝月饼时不小心吃多了,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不适,可试试简单的中医食疗方。

1.腹胀、反酸:陈皮山楂水。取陈皮 10 克、山楂 5 克,加 500 毫升水煮 10 分钟,代茶饮。陈皮能理气健脾,山楂能消食化积,对月饼引起的食积效果显著,正如《本草纲目》中记载山楂 “化饮食,消肉积”。

2.食欲不振:小米山药粥。小米健脾和胃,山药补脾养胃,将小米和山药(去皮切块)一起熬粥,早晚各喝一碗,能帮助恢复脾胃运化功能,改善没胃口的情况。

3.严重不适:及时就医。若出现持续胃痛、呕吐、腹泻,或糖尿病患者血糖大幅波动,需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中秋将至,提前尝月饼是对节日的期待,但脾胃健康才是根本。

遵循这份中医 “食用处方”,按需选、适量吃、巧搭配,才能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脾胃,过一个健康又圆满的中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养生   脾胃   月饼   中秋   中医   科学   专家   山楂   血糖   陈皮   莲蓉   肠胃   本草纲目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