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一提到孩子长个子,第一反应就是“多吃点”!总觉得营养不够、饭量不大,就耽误了孩子长高。很多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隔辈亲,餐餐给孩子准备大鱼大肉,睡前还得加顿牛奶饼干,就怕孩子晚上饿着。可你有没有发现,越是这么“填鸭式”喂养,孩子反而越容易积食、便秘、胃口差,个子也不见长。
其实,真正耽误孩子长高的,往往不是“吃得少”,而是“吃太多、吃不对”。
我接诊过不少这样的孩子,明明营养不差,却长得慢、体质弱,一检查,多半是脾胃出了问题。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一旦受伤,吃再多好东西也吸收不了,反而变成“湿浊”和“积滞”,堵在中焦,阻碍气血运行和生长发育。
有个让我印象很深的女孩,叫小蕊(化名),6岁了身高才1米1,比同龄孩子矮了半头。她妈妈特别着急,说孩子从小胃口好,在幼儿园一顿能吃两碗,晚上回家还要跟着大人再吃一顿,但就是不长个不长肉,这半年几乎没怎么长高。
我一看孩子,舌苔厚腻、口气酸臭、小肚子鼓鼓的,排便也不规律,典型的“脾虚积食”。一问才知道,她下午四点半在幼儿园就吃过晚饭,回家后大人吃饭时她又跟着吃半碗,睡前还要喝酸奶、吃水果。一天四五顿,脾胃根本消化不动。
我跟她妈妈说,从现在开始,咱们得换个思路,不是要吃更多,而是要“饿一饿”,尤其是在晚上。
为什么晚上要“饿一饿”?
从中医角度看,晚上是阳气内收、阴气渐长的时候,脾胃也需要休息。如果睡前还吃东西,脾胃不得不“加班工作”,时间长了就会功能失调,形成积食。而从现代医学来说,夜间保持适度饥饿状态,血糖水平较低,反而能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
所以我建议小蕊妈妈,第一步就是调整晚餐和睡前的饮食:晚饭只吃七分饱,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吃过,回家最多喝半碗粥或吃几口蔬菜,睡前2小时坚决吃东西。白天也要适当减量,每餐减少三分之一主食和肉类,多吃些南瓜、山药、小米这类健脾食材。
同时,把她所有零食、夜宵都停掉,两餐之间可以喝温水,不给饼干糖果。
第二步是调理脾胃。我根据她的体质开了消积健脾的膏方,主要用了山楂、鸡内金、茯苓这些药材,每天早晚冲服,帮助她消化积食、恢复脾胃功能。
第三步是促进生长。我给她配了健脾助长贴,睡前贴在涌泉穴和天枢穴等穴位,根据孩子反馈的情况每周调整。补肾通络,调理脾胃,通过穴位刺激,既能助吸收,又能促生长,还能帮孩子夜间生长激素分泌。
坚持了2周,小蕊的舌苔就变薄了,排便也规律了,小肚子不再鼓胀。2个月后,她身高从1米1长到了1米13,长了2公分!虽然吃得比原来少,但脸色红润、胃口好,也不挑食了。她妈妈特别开心,说终于找对了方法。
所以我想告诉各位家长:
孩子长高,关键不在“吃多少”,而在“吸收多少”。晚上少吃一点,保持适度饥饿,不仅能减轻脾胃负担,还能激发生长激素分泌,这才是真正的“助长秘诀”。
日常喂养中,家长一定要注意:
睡前2小时不进食,晚餐七分饱;
营养均衡比“大补”更重要,鸡蛋、牛奶、绿叶菜、杂粮搭配好,比海参鲍鱼实在;
不要追着喂饭,孩子不懂饥饱,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餐后的反应,及时调整饭量。
如果你家孩子也有胃口差、睡不安、便秘、长得慢、比同龄人矮一截的情况,尽早调理,别耽误,这是脾胃在发出“求救信号”。3-12岁是身高干预的黄金期,越早调理,孩子的生长空间越大。
更新时间:2025-10-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