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作为中国民众集中出行的重要时段,知名景区往往会迎来客流高峰。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壮丽的自然景观,每年国庆期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往。然而,几乎每年同期,泰山都会出现相似的场景 —— 人流拥挤、天气突变导致游客滞留,即便如此,仍有无数人在国庆期间涌向这座名山。2024 年 10 月 1 日,泰山再次迎来游客量爆满的局面,白天的拥挤尚未缓解,夜间的降雨又给游客带来新的挑战,一系列突发状况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
白天的 “拥挤盛况”:人潮中的登山之路
2024 年 10 月 1 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泰山脚下的红门、天外村等登山入口就已聚集了大批游客。从现场画面来看,游客们背着双肩包,手持登山杖,有的还带着折叠凳和零食,脸上满是期待。随着时间推移,登山人流不断增加,原本宽阔的登山步道逐渐被人群填满,前后游客几乎摩肩接踵,想要快速前进变得十分困难。
在中天门至十八盘的这段路程中,拥挤情况更为明显。十八盘作为泰山登山步道中最为陡峭的路段之一,台阶狭窄且坡度较大,平时攀登就需要格外小心,而在国庆人流高峰时段,这里更是寸步难行。有游客拍摄的视频显示,十八盘的台阶上站满了人,每向上挪动一步都需要等待前方游客前进,部分游客甚至只能侧着身子缓慢移动。人群中,不时能听到孩子的哭闹声、游客的抱怨声,还有导游拿着扩音器反复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不要拥挤。
除了步行登山的游客,乘坐索道的队伍也排起了长龙。在中天门索道站,排队的人群从售票窗口一直延伸到数百米外的广场,不少游客表示,为了乘坐索道,他们已经排队等待了两个多小时,期间只能在拥挤的队伍中缓慢挪动,连喝水、上厕所都变得十分不便。一些游客为了节省时间,选择放弃乘坐索道,转而加入步行登山的人流,这进一步加剧了步道的拥挤程度。
尽管登山过程异常拥挤,甚至有游客调侃 “全程闻着汗味登山”,但仍有不少人在途中停下脚步,欣赏周围的风景。山间的红叶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鲜艳,云海偶尔在山间缭绕,吸引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有游客表示,虽然人多,但能在国庆期间和家人一起登上泰山,感受节日氛围,依然觉得很有意义。
夜间的 “降雨危机”:滞留山顶的困境
随着夜幕降临,泰山山顶的天气突然发生变化。原本晴朗的天空逐渐被乌云覆盖,微风也变成了带着凉意的阵风。傍晚时分,细密的雨点开始落下,起初雨势不大,游客们还能撑起雨伞继续在山顶游览,欣赏泰山日落的余晖。但到了晚上八点左右,雨势逐渐变大,雨水顺着山体往下流淌,原本干燥的登山步道变得湿滑难行。
此时,大部分游客已经登上山顶,正准备下山返回。然而,湿滑的山路给下山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在十八盘等陡峭路段,雨水让台阶变得异常光滑,游客稍不留意就可能滑倒。景区工作人员迅速在危险路段设置了警示标志,并用扩音器提醒游客暂时不要下山,待雨势减小、路面情况好转后再有序撤离。但山顶的空间有限,无法容纳所有游客长时间停留,一场 “滞留危机” 悄然上演。
为了缓解游客滞留的压力,景区紧急开放了山顶的游客服务中心、寺庙大殿等室内场所作为临时避雨点。这些场所内迅速挤满了游客,大家纷纷收起雨伞,挤在有限的空间里,有的坐在地上,有的靠在墙边,还有的相互依偎着取暖。即便如此,仍有大量游客无法进入室内避雨,只能在室外撑起雨伞,或躲在山体的凹陷处暂时避雨,身上的衣服很快就被雨水打湿,不少人冻得瑟瑟发抖。
在众多临时避雨点中,山顶的公共厕所也成了游客的 “避难所”。由于空间狭小,厕所内挤满了人,甚至连洗手池旁边、厕所门口的过道都站满了游客。有游客描述,厕所内空气污浊,弥漫着难闻的气味,但为了躲避雨水,大家也只能暂时忍受。一些游客拿出随身携带的塑料袋铺在地上,坐在上面休息,还有的则靠在墙上闭目养神,等待雨势停止或天亮后下山。
临时应对措施:60 元的 “凳子过夜服务”
面对大量游客滞留且缺乏避雨场所的情况,泰山山顶的部分饭店主动推出了临时服务 —— 为游客提供室内过夜场所,每人收费 60 元,同时提供一张凳子供游客趴着休息。这一服务推出后,迅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
从现场情况来看,饭店内的空间同样十分有限,大厅里整齐地摆放着数十张凳子,每张凳子之间的距离不足半米,游客们依次坐在凳子上,将头靠在前面的桌子上或趴在凳子上休息。饭店工作人员还为游客提供了热水,部分游客自带了毛毯或外套,裹在身上抵御寒冷。有游客表示,虽然趴在凳子上睡觉很不舒服,脖子和腰都会酸痛,但相比在室外淋雨、受冻,这里已经算是 “舒适的港湾”,60 元的费用虽然不低,但在特殊情况下也能接受。
除了饭店的临时服务,景区工作人员也在积极采取措施缓解困境。他们冒着雨在山顶各个区域巡逻,为游客发放一次性雨衣,提醒大家注意保暖和安全,同时不断通过广播告知游客最新的天气情况和下山路线信息。部分景区工作人员还主动帮助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寻找避雨场所,协调相关资源为他们提供帮助。
尽管各方都在努力应对,但游客滞留的情况仍持续到了第二天清晨。直到 10 月 2 日天亮后,雨势逐渐减小,景区工作人员才组织游客分批次有序下山。在下山过程中,工作人员在陡峭路段设置了临时扶手,安排专人引导游客,确保大家安全下山。有游客表示,这次泰山之行虽然充满了波折,但也感受到了景区工作人员和其他游客的善意,算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大众的声音:“花钱找罪受” 与 “在家躺平” 的对比
此次泰山国庆爆满、游客雨中滞留事件被游客发布到网络后,迅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讨论。不少网友对游客的遭遇表示理解,同时也对 “国庆扎堆出游” 的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网友调侃道:“每年国庆泰山都这样,要么挤得走不动,要么下雨滞留,明知道会这样,还是有这么多人去,这就是‘花钱找罪受’啊!” 这句话道出了部分网友的观点,他们认为,国庆期间景区人流过大,不仅影响游览体验,还可能遇到各种突发状况,不如选择错峰出行或在家休息。还有网友表示,现在天气预报十分便捷,大部分人在出行前都会查看目的地的天气情况,此次泰山降雨并非毫无预兆,“我不信这些游客都没看天气预报,或许是看了,但还是抵挡不住‘凑热闹’的心,非要在国庆期间去挤”。
与此同时,也有网友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有游客分享了自己的国庆泰山之行,称虽然遇到了拥挤和降雨,但和家人一起克服困难、登上山顶的经历让他十分难忘,“国庆出游看重的不仅是风景,还有和家人朋友一起度过的时光,这些小插曲反而让旅行更有记忆点”。还有网友表示,泰山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很多人都有 “登泰山而小天下” 的愿望,国庆期间有时间,即便知道人多,也愿意前往实现这个愿望。
此外,“没钱在家躺平” 的调侃也成为热门评论。有网友开玩笑说:“看来没钱也挺好的,国庆期间不用挤景区,在家躺着舒舒服服地休息,玩着手机,还能看看别人在景区‘渡劫’,既省钱又省心。” 这样的评论虽然带着幽默的意味,却也反映出部分人对国庆扎堆出游的理性看待。还有网友发起讨论:“你们国庆出去玩了吗?大家都去了哪里呢?” 引发众多网友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国庆出行经历,有的去了小众景区,有的选择周边游,还有的则像调侃中所说的那样,在家度过了一个轻松的假期。
截至 10 月 2 日下午,泰山景区的游客量逐渐回落,滞留的游客已基本全部安全下山。此次事件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关于国庆出游选择、景区应急管理等话题的讨论仍在继续,而泰山作为热门景区,下一个国庆是否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也让不少人充满好奇。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