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在路上·新疆纪行七

二零二五年五月一日,星期四,乌鲁木齐·晴

晨七点半起床,早餐前下楼散步,小区门口马路对面,一建筑工地上,戴安全帽的工人师傅已经在脚手架上工作,今天是五一节,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夏花红,又是一年劳动节。

年年岁岁节相似,岁岁年年事不同。每每都有情感上的恻隐困惑。

记得十年前的五一小长假,我和林去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旅游,在参观庆华铁矿时才知道,就在我们脚下三百多米深处的矿洞里,正有数百名工人在轮班换岗没明没黑地辛勤采掘铁矿石,当时我想,那些工人师傅们,可能根本就没有想到过不过什么五一劳动节。

我回来后在旅行随笔《阿拉善右旗随想》中就表达了心里的困惑:今天所谓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劳动者的节日,真正的劳动者没有享受他们的节日,一如既往、不舍昼夜地埋头苦干,我们却一本正经地游手好闲、休假过节,我记起了一些民谣:

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老婆喝淡汤。种田的,吃米糠,炒菜的,光闻香,编席的,睡光炕,做棺材的死路上……

劳动节,顾名思义应该是劳动者的节日,劳动,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活动,是社会体系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虽然,按表现形式和社会分工,又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劳心者和劳力者),但通常情况下,劳动还是主要指体力的付出,劳动者主要是指工人农民服务行业等体力劳动群体。

就我的工作生活经历而言,我还对是劳动节不以为然。我出生在农村,起于垄亩,得益于高考。我的父兄亲人们,我认识的无数朴实无华的体力劳动者朋友们,他们不讲究也从来没人给他们过五一劳动节。

偏远的农村和大多数私有企业权且不说,就是在国企和其他行业,工厂也不可能停产、公司也不可能放假让全部员工去过什么劳动节。倒是机关单位、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年年都心安理得、舒服舒服的享受着节日的福利。

自古及今,天下苍生,体力劳动者真的是最最辛苦的了。他们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社会在不断进步,人心更应该向上向善。

中午,妹夫妹子在一家叫潇湘颂的酒店举行家宴,欢度五一,也算是正式给我们接风,见到纲纲、雅芳、小东及小朋友臭宝,还有小秦和小杨夫妇等,吃新疆风格湖南菜。服务员清一色维族小姑娘,每上一道大菜,她们就笑漾盈盈排着队进来,用蹩脚的汉语毕恭毕敬说一些祝福话,反正我是听不懂。

家人团聚,灯火可亲,姐妹重逢,如坐春风,我们平常小心谨慎的女主人三妹,居然也豪放一把,主动开饮白酒,兴致勃勃的和大家频频举杯。包厢壁上挂着一幅字:踏山川湖海,访山野乡村,烹至臻湘味,宴远方贵客。我们是贵客吗?外面下起了小雨,我想起了早上看到的脚手架上那些戴安全帽干活的师傅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5

标签:旅游   纪行   新疆   路上   风景   劳动节   劳动者   阿拉善右旗   工人   节日   脚手架   体力   贵客   师傅   草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