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滴血,胜利来得太艰难
原创 水煮君 水煮历史 2025年09月03日 07:07
原标题:吃草根树皮、大骂日本鬼子,他们的名字叫“胜利”
晨雾 / 转帖
视频加载中...
那是山河破碎的年代。
1938年9月1日,在汉口记者节聚餐,《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的目光,扫过在场六十余位同行说:“现在是记者利用笔来杀伐敌人的时候!”窗外,武汉的天空不时掠过日军飞机的黑影,而屋内的声音却坚定如铁。
六年前,王芸生就写出《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把日本蓄谋侵华的野心扒得底朝天,唤醒国人应对强敌入侵。中日史学界非常重视这本书,王芸生因此一举成名,蒋介石还请他到庐山讲中日历史。
上海陷落后,王芸生写《不投降论》,号召“武士不做降将军,文人不做降大夫”,字里行间全是骨头,最后三个字“不投降!”比子弹更有穿透力。
王芸生 图源:网络
那时的中国,从不缺这样的硬气。蒋百里就说过“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台儿庄大捷后,王芸生的社论比刺刀还锋利:“我们的军队,只要决心坚,就能战胜暴寇!”声音穿过炮火,成了四万万同胞的精神火把。
是的,我们最终胜利了。
1945年8月10日晚7点,重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潘永元、靳迈含着激动的泪水播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电波穿透长夜。
中央通讯社的灰墙上,“日本投降了”的巨幅号外刚贴出,记者们就驾着三轮车敲锣游街。《国民公报》的号外被抢得精光,有人把报纸贴在胸口,像挂着最亮的勋章。那晚的重庆全城沸腾,素不相识的人相拥而泣,握手、拥抱,欢呼声响成一片。
不止中国,从亚洲到欧洲,全世界都在为战胜法西斯而欢呼,无数男男女女走上街头,相拥而泣。据说这一天,是人类历史上接吻最多的一天。《新华日报》写道:“谁说我们不应该欢喜得发疯?谁说我们不应该高兴得流泪呢?”
1945年8月15日的《大公报》头版:“日本投降矣!”五个比拳头还大的宋体字。是王芸生亲自蹲在排字房,跟刻字师傅说:“再大点!要让瞎子都能看见!”
“日本投降”大字报 图源:网络
9月2日的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上,重光葵拄着拐杖签字,腿抖得像筛糠。中国代表徐永昌在受降簿上写:“许多牺牲者之血洗成了世界之永久和平。”这话后来刻在南京抗战纪念馆的墙上,字里渗着血。
9月3日的重庆,较场口会场聚集了十万人。罗斯福、邱吉尔、斯大林、蒋介石的画像挂在台上,风吹得哗哗响。远处突然传来炮声,有人吓得蹲在地上。这些年听惯了空袭警报,把礼炮当警报了。
101响礼炮放完,取意为“和平之声”。这一天,后来成了中国胜利纪念日。
6天后,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见证了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仪式。冈村宁次上演了最后的狡诈,他准备了两份投降书:日文版含糊其辞,中文版明明白白写着“无条件投降”。
何应钦一拍桌子:“必须用中文版!日文版不算数!”冈村宁次签字时,手抖得墨迹晕染,往日的嚣张荡然无存。
日本签字投降现场 图源:网络
这十五分钟的仪式,中国人等了十四年,血与泪浸透了中国大地。
一寸山河一滴血,胜利来得太艰难。
战前,中国的国民经济产值,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日本是工业化国家,钢产量是中国的145倍。中国陆军数量是多些,但坦克大炮远远比不上。空军只有日本的八分之一,海军更惨,十分之一都不到。这仗咋打?
更要命的是,中国当时还不统一,各地军阀各有盘算,蒋介石的命令出不了南京。
1937年8月,南京开军事会议。由白崇禧牵头,各地大佬都来了。四川的刘湘、山西的阎锡山、广西的李宗仁、广东的张发奎、余汉谋、中共的周恩来、朱德都来了。
从来没有这样齐整过。
会场上吵得厉害。有人说:“现在打不利,等两年军备好了再打。”列席会议的戴笠在旁边冷笑:“猪肥了,就等着过年挨刀。”冯玉祥拍着桌子喊打,可他除了嗓门大,拿不出啥实在的。云南的龙云开了口:“云南能出兵二十万。”刘湘随即起身,四川话掷地有声:“四川出兵三十万,壮丁五百万,粮食千万石!”…
那一刻,没人再提地盘,没人再算利益,只有“保家卫国”四个字。
蒋介石以军委会委员长之职,行使统帅权,并确立了蒋百里的“持久消耗战”战略原则。中国人的抗战,终于拧成了一股绳。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十四年的血战,细节可能一千零一夜也说不完。
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上海的卡车司机胡阿毛,被日本兵拦住,要他运军火。胡阿毛点点头,发动了卡车。车上的日本兵正得意,胡阿毛瞅准机会,一拐方向盘,就把汽车开进了黄浦江,跟一车军火和那几个日本兵同归于尽。
后来老舍写《四世同堂》专门记了这事,一个普通司机,用生命给侵略者上了一课。
1937年淞沪会战,谢晋元带着四百多人守四行仓库。苏州河对岸,上海市民看得心都揪紧了——仓库顶上没挂国旗。女学生杨惠敏夜里游过苏州河,把亲手缝的国旗送了过去。第二天一早,国旗升起来时,对岸的人哭着鼓掌。连日本飞机都不敢低飞,怕伤了围观的民众。
谢晋元 图源:网络
这面国旗,是绝境里中国人“不投降、不放弃”的精神象征。
《大公报》在上海被迫停刊时,王芸生写道:“我们是中国人,办的是中国报,一不投降,二不受辱。”后来报馆六次搬家,从平津到上海,再到武汉、重庆、桂林,铅字里全是抗战到底的不屈。
黄梅新战死那天,沈崇海驾着起火的飞机撞向日本军舰,姚子青营500人守宝山到最后一人。他们用生命证明:中国可以被打倒,但绝不会被征服。1937年12月南京城破时,教导总队的颜希儒对战友说:“我不走了。”他掏出两颗手榴弹,笑得像个孩子:“你看,够本了吧?”部队撤退后,他独自返回阵地,与敌人同归于尽。
1938年武汉“4.29空战”中,陈怀民的战机在击落一架敌机后,受到5架敌机围攻,他的飞机油箱着火。当时他本可跳伞,但他猛拉操纵杆,战机拖着浓浓的黑烟,向上翻转了180度,撞向从后面扑来的敌机——那个被称为“红武士”的高桥宪一,到死都没明白,为什么这个中国人不按常理出牌。
陈怀民 图源:网络
1938年3月,滕县保卫战打响,川军名将王铭章率部死守孤城,近3000人壮烈殉国。城破后,县长周同对下属说:“抗战以来,还没有地方官殉职,就从我开始吧。”言毕纵身从城墙跃下。
1940年,杨靖宇被围在濛江三道崴子。打了四天四夜,身边的人都没了。日军喊话让他投降,他靠在树上骂:“狗娘养的,有种上来!”最后子弹打光了,他用手枪砸。被机枪扫中时,还保持着站立的姿势。日军军官好奇,剖开他的肚子,里面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那军官在日记里写着:“这样的民族,是打不败的。”杨靖宇的108个中层军官,活到胜利的只有11人。
杨靖宇 图源:网络
晋察冀边区,聂荣臻带着2000多人起家,两年不到,主力部队膨胀到近10万。这哪是数字?是老百姓用脚投票,铁心跟着八路军干!日本防卫厅的《华北治安战》写着:“八路军和老百姓好得像鱼水,我们扫荡时,连个向导都找不到!”王二小的故事就是铁证,这个少年宁可牺牲,也不给日军带路,还将敌人引入埋伏圈。
八路军最了不起的,是把沦陷区变成抗日堡垒:一边断日军供血,一边给百姓希望,让侵略者永远没法真正“消化”中国。
从林彪血战平型关,到1940年彭德怀带领的百团大战,打醒了国人:日军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我们拧成一股绳,就有希望。后来彭德怀回忆说,当时看到战士们抱着炸药包往碉堡冲,心里又疼又敬,那些年轻的生命,都是为了“不让子孙后代再受欺负”。
这是绝境中硬扛的脊梁,是让民族不灭的底气。
1941年上海租界,地下党员林俊卿正在给延安发情报。楼下突然传来砸门声,她连忙拆电台,零件塞墙缝,电报稿扔进煤炉。日军冲进来时,她躺在床上装病。邻居老奶奶走进来说:“这姑娘病了好几天,哪有力气干坏事?”日军才悻悻离去。事后林俊卿握着老奶奶的手说:“谢谢您!”眼泪掉了下来,老奶奶答:“你们是为了打鬼子,我老婆子帮点忙应该的!”
常德会战打到1943年12月,柴意新团长身边只剩十几人。一个年轻士兵哭泣道:“我不想死,我还没娶媳妇,还没有娃。”柴意新问:“你多大了?”士兵答:“19岁。”沉默片刻后,柴意新说:“你去躲起来,活下去。”士兵急道:“我死也要死在团长身边!”柴意新吼道:“我命令你,撤!”年轻士兵含泪离去。天亮后,柴意新率残部与日军搏杀,身中四弹壮烈殉国。那位19岁的士兵因躲进地窖而幸存。被称为“虎贲师”的第57师8000余官兵,大部分在常德会战中壮烈殉国。
柴意新 图源:网络
战士不畏死,执枪护山河。
十四年抗战,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中国以伤亡同胞超过3500万人、军队伤亡380余万的代价换取了最终的胜利。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活生生的生命。
真正的抗战,不是神剧里的以一敌百,是用血肉之躯堆出来的悲壮。
太多英雄值得铭记:蔡廷锴、郝梦龄、佟麟阁、戴安澜、左权、彭雪枫、陈文杞、寸性奇、吉鸿昌、高志航、萨师俊、李必蕃、李家钰、饶国华……历史书太薄,写不下所有人的名字。当山河被硝烟撕裂,当大地在铁蹄下呻吟,在民族存亡之际,面对日本侵略者,他们挺身而出、宁死不屈、血战到底。
无论他们来自哪个队伍,无论叫什么名字,他们都是国家的英雄。
张自忠战死前,把枪指向太阳穴:“今日,我张自忠决与阵地共存亡!”这是民族最硬的骨头,弥留时他说:“我力战而死,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一腔赤诚,是对破碎山河最深情的守望。
张自忠 图源:网络
陈寅恪说“国可以破碎,史不可断”。如今八十年过去,山河已无恙,南京抗战纪念馆的墙上,徐永昌那句话依然滚烫。我们记得胜利的欢呼,更要记得几千万同胞的牺牲。
一寸山河一滴血,和平来之不易,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谨以此文,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街头庆祝照片 图源:网络
信息来源:2025-09-03 微信公号 水煮历史
ID:shz100_com
【声明】本文为转发分享,已经注明来源。不代表本平台赞成或反对原作者的观点,文责和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新时间:2025-09-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