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编辑|朝暮古今
暴涨行情的背面是信任彻底崩塌的开始。这一次被黄金狠狠绊倒的,是一群“交了钱、签了合同,却连颗金子都没摸着”的普通人。
他们不是赌徒,甚至在别人眼里是最稳妥的一拨人。
就在黄金噌噌往上涨、门店生意火到排队的时候,北京一家“中国黄金”门店悄悄关门,带走了高达72.8公斤、总价超过一千万元的金子。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在北京双井富力广场,一家挂着“中国黄金”醒目招牌的门店,曾让徐楚芳夫妇和许多消费者感到安心。
他们陆续在这里办理了一种名为“黄金托管”的业务,有人像徐楚芳夫妇一样,甚至持续投入了十多年。
店员当时承诺,只要把购买的黄金存放在店里,不仅能省去保管的麻烦,享受手续费减免,还能额外获得一些赠金。

这听起来省心又划算,然而,他们付了钱,却从未见过自己购买的实物黄金,到手的仅是一张薄薄的“托管保证单”或“无忧预定证书”。
谁能想到,2023年12月,这家店铺突然大门紧闭,运营者卷款跑路,仿佛人间蒸发。
大量消费者托管的黄金就此无法取回,据估计,涉及的黄金总值可能超过五千万元,这几乎是很多家庭多年的积蓄。

恐慌和不解中,大家才发现,这家店并非他们想象中的中国黄金直营店,其运营主体早已变为“北京三鼎原黄金珠宝有限公司”,只是一家加盟商。
中国黄金总部事后也回应称,他们只授权加盟店销售黄金,从未允许其开展任何托管业务。
更关键的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明确规定,黄金积存、资产管理这类业务仅限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办。

普通金店根本没有资格涉足这类业务。因此,这家加盟店推出的所谓“黄金托管”,从根子上就是违规操作,甚至涉嫌非法集资。
事件经媒体曝光后,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其实中国黄金加盟店“托管”骗局早已席卷全国多地,让无数消费者积攒多年的血汗钱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顾客们拿着到期合同前去取金时,才发现店铺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冰冷的卷帘门。

在河南焦作温县的天宇城,一位消费者也遭遇了同样的噩梦,他兴冲冲地去取到期的存金,却发现店里坐着陌生的新老板,对方冷冷地甩过来一句话:“之前的账我不认,你爱找谁找谁去。”
那一刻,他手里那张盖着红章的合同,顿时变成了一堆废纸。
顾客买了实打实的金条,最后却怎么也提不到货。

这一桩桩、一件件,拼凑出的是一幅令人心寒的图景:消费者手里攥着白纸黑字的合同,却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该找谁讨个说法。
所有这些爆雷的门店,清一色都是加盟店。它们堂而皇之地挂着“中国黄金”这块金字招牌,内里却是个体户在经营。
可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谁能分得清这里面的门道?店里里外外都写着“中国黄金”,谁会在意角落里有没有“加盟店”三个小字?

我们就是冲着‘中国黄金’这四个字来的,这么大的牌子,谁能想到会出这种事?
东窗事发后,中国黄金总部起初急于撇清关系,口口声声说这是加盟商的个人行为。
但随着维权的声音越来越大,媒体关注越来越多,中国黄金终于在2024年4月1日松了口,答应先垫付北京富力广场店受害消费者的损失。

与此同时,涉事加盟店老板杨某某也被警方抓了起来。尽管品牌方千方百计想要摆脱干系,但法律专家指出,既然允许别人挂着你的招牌做生意,出了事想完全推干净恐怕没那么容易。
关键在于,消费者签约时知不知道这是加盟店?品牌方有没有尽到监管的责任?
如果店里根本没有明确提示这是加盟店,让消费者误以为是在和品牌总部打交道,那中国黄金这个招牌,恐怕就难辞其咎了。

这一切乱象,都指向了中国黄金疯狂扩张背后的管理漏洞。要知道,截至2022年底,中国黄金在全国的3642家门店中,加盟店的比例竟然高达97.1%!
如此庞大的加盟网络,就像一张铺得太开的大网,哪里顾得过来仔细检查每个网眼?
这不仅仅是中国黄金一家的问题,整个珠宝行业都在加盟的浪潮中面临着同样的考验。

这些惨痛的教训在提醒我们,不是所有挂着“国字号”招牌的企业都值得托付全部信任。
在掏出钱包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对方到底有没有资质开展这项业务?合同上的公章究竟盖的是谁的名字?
特别是当对方许诺远超正常水平的“高收益”、“大优惠”时,更要提高十二分的警惕。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却处处是陷阱。

《花10年囤金,如今一夜归零!黄金暴涨背后,最大的受害者是谁?》——2025-10-28 17:04·日照网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