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3年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有14家出现人均薪酬下滑,最大降幅为13.59%。
到了24年,又扩大到18家银行降薪,最大降幅15%。
这说明,不管是从降薪银行的“数量”还是工资“缩水程度”来看,银行业降薪的趋势都在加剧。
《财经》统计数据显示,24年,42家上市银行里,有33家银行的管理层工资下降了,占比接近80%。
如果将上市银行高管们的薪酬加总在一起,工资总额从23年的8.7亿降到了7亿,足足少了近20%。
而全体员工的平均工资呢?从23年的46.23万降到24年的44.49万,降了2.68%。
对比下来一目了然:管理层工资的“缩水”幅度,远远大于普通员工。可以说,这波降薪潮,高管们是主要的“目标”。
关键还是在“浮动薪酬”!
其实,银行的工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固定工资,也就是基本工资),还有一个是浮动工资,也就是奖金、绩效。
依据银监会《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规定,基本薪酬上限严格控制在薪酬总额的 35%以内。
这意味着浮动薪酬占比高达65%,成为驱动银行薪酬波动的核心变量。
而浮动薪酬的涨跌,主要看两点:银行营收盈利状况,和业务结构调整动向。
①银行营收盈利:
银行主要靠“存贷款利息差”,存钱利息低,贷款利息高,赚的是中间差价,但是这两年,这个差价却越来越薄了。
全年平均净息差降至1.52%,连续5年下降,而且已经是连续3年低于2%这条重要警戒线。
利息差变薄,导致银行靠利息赚的钱直接减少了2.2%,连续两年负增长。
更令人担忧的是,非利息收入,比如基金、理财等赚手续费的也大幅下降。比如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的该项收入降幅分别达 23.72%、20.6%、10.67%、10.51%。股份制银行也一样惨。
利息钱和手续费都少了,银行总收入自然就下滑。在这种收入承压的大背景下,浮动薪酬自然会受到影响,而高管们的工资里,奖金占的比例更大,所以受影响也就最明显。
②银行的结构性调整压力。
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都更重视银行高管行为对风险的影响,工资怎么发也成了监管重点
国内情况也不例外,比如15年落地的 “限薪令”。全称《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其中就明确对中央金融企业高管薪酬总额实施刚性约束,直接影响了国有大行高管薪酬结构。
比如,14年国有大行高管的平均工资为110万,限薪令以后,就降到了60万左右。后来虽然慢慢涨回80万左右,但还是比限薪前低不少。
22年又出了新政策——《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国有金融企业严格控制岗位薪酬级差,重点向一线及基层员工倾斜。
这又进一步导致高管们的薪酬承压。
所以,总的来说,以前高管们拿高薪,主要是因为业绩好奖金高。现在银行要降本增效,自然先从高管,特别是他们的高额奖金“开刀”。
今年4月,多家银行在去年的年报里,披露 “追索扣回绩效薪酬” 的情况,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从目前已经公开披露的讨薪总额来看,累积已经达到接近1亿元。
很多人可能没听说,不过在业内,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种“反向讨薪”,也就是银行将已经发放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在银行业已经越来越常见,甚至成为一种管控风险的手段。
说的再简单一点,以前高管们为了拿高奖金,可能会做一些短期内能提升业绩但风险很大的事。这些冒险行为短期内能让他们多拿钱,但长期可能给银行埋下大雷,造成损失。
现在银行发现损失了,就要把当时因为这种冒险行为而多发的奖金“讨回来”。
那么言归正传,银行业,再次大降薪,对3000块工资的你,有哪些影响?
其实,银行主要是靠“吃息差”(贷款利息 - 存款利息)赚钱。息差薄如纸,银行压降成本的直接手段之一就是降低存款利率。
这种趋势下,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就意味着:
第一,你辛苦攒下的钱存在银行,利息收入会越来越少,以后更难跑赢通胀。
第二,伴随着大额存单、定期存款利率持续走低,想靠“安全理财”赚点小钱的选项也更少了。
第三,就业市场的“寒气”可能间接传导。说白了,连“金饭碗”都在降薪,其他行业(尤其金融相关、依赖银行贷款的企业)也可能面临压力,整体就业市场信心可能受影响。
所以,对于打工人来说,不论何时都要加速提高人力资本,才能在加剧的竞争压力下,获得更多竞争优势。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