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中国公司生产的电动飞机,有望火遍全球,成下一款革命性产品

技术突破与安全设计

中国低空经济,现在已经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了,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成了明星产品。上海时的科技有限公司,从2021年成立开始,就专攻这个方向,他们的E20 eVTOL就是典型代表。

这家公司团队背景挺硬的,创始人黄雍威以前在空客中国当总工程师,带出一帮人搞航空创新。E20这款电动飞机,用的是倾转旋翼构型,这技术说白了就是旋翼能从垂直转到水平,让飞机既能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飞,又能像固定翼飞机那样高速巡航。

最高时速能到320公里每小时,巡航260公里,载重450公斤,能坐1个飞行员加4个乘客,航程200公里。用纯电驱动,没一点排放,绿色环保这点特别符合现在全球趋势。

要说安全,E20的设计真下功夫了。六个旋翼电机,每一个都独立供电,就算一个出问题,其他的还能顶上,确保飞机稳稳的。这种冗余设计不是随便搞的,是针对空中飞行的特殊风险,民航局那边认证过程也严格把关。

电池用的是孚能科技的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30Wh/kg,放电率高,还通过了极端安全测试。噪音控制得也棒,大直径五叶桨,低转速转动,舱内安静到70分贝左右,不用戴耳机聊天都行。

充电方便,800伏高压15分钟就满血,也支持220伏家用电源,在停车场或服务区就能起降,不挑地方。比起那些时速才130公里的其他飞行汽车,E20实用性强多了,目标就是改变城市出行方式,让普通人也能飞着上班。

从研发路径看,时的科技起步就稳扎稳打。2023年10月,E20原型机完成了首轮试飞,那时候就验证了基本性能。接着2024年,他们跟中国民航局完成了G1 Issue Paper,就是认证基础文件,这步走完后,适航取证进程加速了。

黄雍威在2025年1月的一次专访里提到,倾转旋翼已经是eVTOL主流构型,因为它平衡了速度和效率。团队还整合了人工智能算法到飞行控制系统里,确保复杂环境下精准稳定。

市场订单与国际合作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巨大,据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国内就能到1.5万亿元,2035年翻倍到3.5万亿元。时的科技抓住了这波机会,E20的订单来得快。2025年5月23日,他们跟中银金租签了100架采购意向协议,还从中国银行拿了10亿元综合授信,用来研发和产业化。

这笔钱不小,帮公司加速了从实验室到工厂的转变。接着7月16日,重头戏来了,阿联酋的Autocraft直接下单350架E20,订单金额10亿美元,这创下了中国eVTOL单笔订单纪录。

Autocraft看中了E20在中东和北非的应用潜力,先在阿布扎比试运营,然后连通周边城市,最后辐射整个地区。双方还讨论了适航认证路径和运营法规,合作深度不浅。

为什么海外客户这么青睐?一方面,中国低空经济政策支持强,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就反复强调新技术应用示范。时的科技借势,在芜湖湾沚区建总装工厂,2025年9月开工,计划2026年投产,年产200架。供应链生态也丰富,碳纤维部件和电池供应商齐全。

另一方面,E20性价比高,单价约700万元人民币,相比国际对手有优势。黄雍威说过,中国航空和电动推进产业链成熟,帮公司压低成本。总订单已经超500架,包括国内和国外,这数字不是吹的,反映出市场认可。

2025年7月,E20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和低空经济博览会上亮相,吸引了不少眼球。大会上,他们展示了Wuhu工厂模型和供应链规划,证明产业化在稳步推进。

国际合作这块儿,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稳。Autocraft和时的科技的签约源于去年进博会,那时候就搭上线,现在落地大单。 UAE那边对低空交通需求大,E20的垂直起降能力适合沙漠和城市环境。民航局和UAE通用民航局的技术讨论,也为认证铺路。

未来前景与产业布局

展望未来,E20有潜力成为革命性产品,像智能手机那样改变生活。时的科技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拿下型号合格证TC,这步过了,交付就能提速。

2025年10月17日,他们完成了载人飞行试验,黄雍威亲自上机,验证了完整构型的安全和舒适。飞机在测试中表现稳,噪音低、稳定性好,这为大规模运营打下基础。

商业化路径清晰,先从中东起步,票价每公里3到4元,让大众负担得起。2035年,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可能遍布空中出租车路线,通勤时间大幅缩短。

产业布局上,时的科技不光造飞机,还建生态。Wuhu工厂是核心,集总装和测试于一身,供应链覆盖碳纤维到智能控制。融资方面,2025年B+轮总到1亿美元,专注商业化和区域开发。

低空经济大会上,他们展示了碳纤维部件和规划,强调可靠性和规模化。电池技术升级是关键,半固态到全固态的跃进,能解决航程短板。

预计2026年大规模商业化,早期路线在上海等地试跑。全球低空经济赛道,中国企业占先机,E20的出口订单证明了这点。政策红利持续,示范行动推动新技术落地。

长远看,E20能火遍全球,因为它结合了速度、安全和环保。城市拥堵问题普遍,空中出行是解药。中国在eVTOL领域的投资重,时的科技作为代表,带动产业链升级。

未来,航程突破1000公里不是梦,混动或固态电池一上,应用场景就广了。从通勤到旅游,低空交通会像高铁一样普及。时的科技的步伐稳,研发和市场并进,前景光明。这款电动飞机,不只是产品,更是低空经济的引擎,值得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科技   革命性   中国   飞机   全球   产品   低空   民航局   构型   订单   经济   电池   碳纤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