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个猪肚十副药?常吃猪肚有什么好处?3类人要多吃

傍晚,张大爷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胡椒猪肚汤,在自家院子里边吹风边品尝。香味四溢,几口下肚后,他不禁抚着肚子自语:“都说‘一个猪肚十副药’,我这老胃病还真就靠它舒坦点!”其实,关于猪肚的养生传说,街头巷尾从未间断:有人说它能“以形补形”、健脾养胃,也有年轻人疑虑“动物内脏啊,是不是没营养还不健康?”甚至有人觉得现代饮食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还要吃这样“重口味”的东西?

那么,这句流传久远的俗语究竟有没有科学道理?常吃猪肚真的有那么多好处吗?哪些人尤其适合多吃?而风险又有哪些,有没有吃错的隐藏危害?

说到“一个猪肚十副药”,其实是从古人的饮食经验中凝结出的民间智慧。在医疗和食品并不发达的年代,猪肚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B族和微量元素,堪称家庭餐桌上的“浓缩营养包”。中医典籍记载,猪肚性温味甘,有“健脾胃、补虚损、益气血”的功效,常用于调理消化功能不佳、身体虚弱的人。

而从现代营养学角度看,猪肚的优点同样明显:每100克猪肚含蛋白质约13-16克,脂肪含量比肥肉显著低,同时富含铁、磷、锌和多种维生素,这让它成为胃口差、体力不支或蛋白质摄入不足者的优质补充来源。

医学研究还发现,猪肚中存在一种叫“胃膜素”的复合物,可以在人体胃部形成保护屏障,缓解胃酸对黏膜的刺激,有助于促进胃溃疡等胃部损伤的愈合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饮食专家指出,猪肚烹煮得当,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性适合胃肠虚弱的人长期适量进补。但必须强调,现代科学对此类“以形补形”并未有明确证据,养胃益气靠的是饮食均衡和科学搭配,猪肚只是其中一环,而非“包治百病”的灵药。

坚持适量吃猪肚,这些好处最值得期待

日常合理食用猪肚,的确有不少积极影响:

改善消化功能
有研究表明,猪肚富含多种消化酶和矿物质,有助于调节肠胃蠕动。对于慢性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者来说,适量吃些猪肚能刺激胃液分泌,提升消化吸收能力

补充优质蛋白
猪肚蛋白质占比高,消化率可达95%,含人体必需氨基酸,适合营养摄入不足、恢复期病人或中老年人口味调养。

富含微量元素,增强免疫
其中含铁量约为2.1-2.4mg/100g,远高于普通瘦肉,对女性、贫血人群特别有益。猪肚同时含有一定的锌和磷,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神经系统稳定。

有助修复胃黏膜
猪肚中的“胃膜素”,能在胃内凝结为保护膜,缓解胃酸侵蚀,辅助消化性溃疡、胃炎患者康复。这一点尤其为民间所推崇,被认为是猪肚“养胃”的核心原因。

适合这3类人群多吃

消化功能弱、易腹泻或食欲减退的体质虚弱者
蛋白质、矿物质丰富,既补营养又养胃。

孕产妇或病后康复的人
传统观点认为可安胎补虚、补气血,现代研究也认可其蛋白质补充作用。

缺铁性贫血、免疫力低的人
猪肚中的微量铁、锌,有助提升造血和免疫能力。

猪肚虽好,吃错了也有风险!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正所谓“十副药也要对症下药”,猪肚虽营养,但也并非人人平安无事。忽略以下这些风险,反倒容易损害健康。

高胆固醇、高尿酸人群应少吃
猪肚每100克胆固醇约为130-160mg,虽低于猪肝、猪大肠,但仍属于高胆固醇食物。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痛风或高尿酸者,经常大量进食动物内脏反而容易加重病情。

内脏清洗不彻底、烹饪不熟,易藏隐患
猪肚本身结构密实,清洗繁琐,如不彻底极易滋生细菌、寄生虫。曾有报道称食源性寄生虫感染多因内脏处理不洁引起,食用时务必选正规渠道采购、彻底清洗并高温焖熟。

不可替代药物、不能“以肚治胃”
医学专家明确表示,猪肚虽助养胃、补虚,但终归是食材而非药物。胃部有病变或溃疡,务必及时前往医院诊治,切不可迷信“补肚就是补胃”。

适量、均衡是关键,切莫过量
即便适合的健康人,每周食用猪肚以不超过150克为宜,多与时令蔬菜、粗粮等搭配,避免长期、大量进食导致胆固醇升高。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俗话说“一个猪肚十副药”,常吃猪肚有什么好处?3类人要舍得吃》
《专家辟谣“内脏有害论”5条最安全的内脏食用建议》
《不同动物肝脏有啥区别》生命时报2018-10-05
《俗语“一个猪肚十副药”,常吃猪肚有什么好处?胃不好如何养胃?》
《动物内脏:补还是不补?临床医生这样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7

标签:养生   俗话说   内脏   蛋白质   胆固醇   养胃   胃部   营养   适合   矿物质   饮食   动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