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曾备受热炒的Labubu价格出现显著下跌,部分款式二手价格甚至腰斩,山东、广东等多地消费者协会发布警惕黄牛炒作、拒绝高价接盘、关注商品功能性与实用性等消费提醒。从高峰时的“一‘拉’难求”到如今的“天塌黄牛”,市场情绪骤然降温,不仅折射出潮玩经济的脆弱性,更暴露出投机市场的致命缺陷——当商品脱离实际价值,仅靠炒作维持高价时,就会有潜在崩盘的可能。
在《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看来,Labubu价格暴跌现象背后,折射出潮玩经济的内在矛盾。潮玩市场习惯借助“人为制造的稀缺性”,通过限量发售、隐藏款设计等营销策略塑造产品的独特性,使其成为特定圈层的身份标识。然而在利益驱动下,当IP热度达到峰值,品牌方往往难以抵御扩大产能的诱惑。一方面价格持续高企将预算有限的年轻消费者拒之门外,另一方面供给增加下,产品泛滥导致其作为“身份象征”的稀缺性消失,也动摇了缺乏价格弹性的高净值收藏家的购买意愿,当初为彰显独特性而购买Labubu的消费者,最终却因产品过于普及而感到失落。供需平衡随之打破,也揭示出这一商业模式的内在脆弱性。
与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不同,潮玩本身不产生现金流,其价值完全依赖消费者主观喜好。一旦热度消退或新一代IP崛起,旧款便迅速贬值。相比之下,真正具备投资价值的资产(如优质股票、核心地段房产)往往有稳定的收益或使用价值支撑,而非单纯依赖市场情绪。价值支撑的缺失,意味着心理溢价难以持久。
由此,Labubu等潮玩炒作更像是一场带有投机性的“击鼓传花”的零和博弈。早期玩家以低价购入,通过炒作抬高价格,吸引后续买家接盘。但当市场情绪转向,新的接盘者消失,价格便会雪崩。而这并非孤例,此前天价球鞋、NFT艺术品等市场均出现过类似轨迹——当最后一个投资者停止入场,泡沫随即破裂。更何况,与股票、黄金等标准化资产不同,潮玩的二手市场流动性极差,一旦价格开始下跌,卖家集中抛售,而买家持币观望,导致价格加速跳水,当持有者真正需要变现时,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市场早已“有价无市”。
换言之,脱离实际价值的炒作,最终必然回归基本面,正如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巴菲特曾言:“价格是你付出的,价值是你得到的。”真正值得长期持有的资产,如优质企业股票、核心不动产,往往具备持续现金流(如股息、租金)、护城河(品牌、技术、规模优势)、长期需求支撑(如消费品、基础设施)等特点,相比之下,潮玩既无稳定收益,也无不可替代性,其价格完全依赖市场情绪,注定难以持续。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一方面需要识别投机陷阱,如脱离使用价值的纯炒作、社交媒体制造的FOMO(错失恐惧症)、流动性差的小众市场、无护城河的复制性产品。另一方面需要回归理性:从“赌涨跌”到“买价值”,关注内生价值,选择能产生稳定收益或具有实用性的资产;建立能力圈,不盲目跟风,只投资自己理解的领域,利用市场情绪,寻找真正被低估的机会。
Labubu价格的暴跌,再次印证了投机市场的残酷规律——任何脱离价值的炒作,终将回归原点。真正的财富增长,源于对价值的理性判断,而非对泡沫的侥幸心理。当市场狂热时,不妨重温投资大师格雷厄姆的告诫:“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器。”潮玩可以是一种爱好,但若将其视为“投资工具”,或许只会收获一场“潮亏”。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 谭乐之
《中国银行保险报》编辑 王雪莹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