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平时去加油站打交道的和顺石油,居然要跨界搞半导体了!

这可不是随口说说,人家11月17号直接发公告,打算花超5亿把上海奎芯科技攥在手里。
一边是天天跟汽油柴油打交道,一边是玩高速接口IP、Chiplet这些实打实的技术活儿。
这跨度比从东北到海南还大!
咱先把和顺的收购思路理清楚:它不是只买点儿股份试水,而是奔着“说了算”去的。
根据公告,和顺打算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掏现金买奎芯的股份,再额外增资,先攥住奎芯至少34%的股。

第二步更关键,奎芯的实控人陈琬宜会把17%的表决权委托给和顺,这么一算,和顺直接手握51%的表决权,奎芯就成它的控股子公司了。
说句实在话,钱的事儿也得讲明白:双方已经说好,奎芯整个公司估值顶多15.88亿(增资之后的数),所以这次交易花的钱预计不会超5.4亿。
不过这数不是定死的,得等和顺找的评估机构出结果,后续签正式协议才算完。
另外,这事儿还有个“关联交易”的小细节——陈琬宜会拿和顺6%的股份,成了关联人,所以董事会投票时,2个关联董事没参与,最后5票全通过,流程上没毛病。

再说说最新情况:截至2025年12月5号,和顺已经发了进展公告,初步的尽职调查早就做完了,审计团队也正式进场干活,估摸着2026年1月能把评估结果拿出来。
这说明事儿不是画饼,是真在推进,就是正式协议还得等这些流程结束才能签,急不来。
可能有人纳闷:和顺放着好好的加油生意不做,为啥偏要收奎芯?
其实看奎芯的能耐就懂了。奎芯是2021年成立的,虽说才4年,但专做半导体里的“香饽饽”。
高速接口IP和Chiplet解决方案,这俩都是现在AI、数据中心急需的技术。

国内没几家能像奎芯这样,把高速接口IP的产品线做全的,UCIe、HBM、PCIe这些关键协议它都覆盖。
工艺从5nm到55nm都能搞,比不少同行还领先一代,性能、功耗这些指标能跟国外龙头比。
更厉害的是,它的UCIe Chiplet互联IP已经用在国产大算力芯片上了,还能支持万卡级的算力集群扩展,这在现在AI大火的背景下,简直是“硬通货”。

客户和资质也不含糊:奎芯现在服务的客户超60家,既有国际上做存储的大公司,也有AI圈里的独角兽。
知识产权方面,申请了100多项,其中49项是授权的发明专利,还有10项海外专利。
资质更是拿得手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含金量高的头衔,它全有。
从行业角度看,2025年12月刚出的半导体IP行业报告说,因为AI算力需求爆涨,高速接口IP的市场需求比去年多了35%,而Chiplet又是国产半导体打破国外垄断的关键方向。

奎芯刚好在这两个方向都有布局,和顺盯上它,其实是看准了行业风口。
做生意不能只看好处,奎芯给和顺的业绩承诺也得说说。
奎芯答应了,2025年到2028年,每年的收入得分别够3亿、4.5亿、6亿、7.5亿,而且IP和高速互联产品的收入得占35%左右,每年还得赚钱,净利润不能是负数。
要是没完成咋办?有补偿机制兜底!
主要是陈琬宜和她的一致行动人,得用现金补差额,补多少按收入没达标的部分和利润没达标的部分算,但最多补他们从这次交易里拿到的钱。

为了让承诺算数,陈琬宜还得把部分奎芯的股份质押给和顺,相当于加了个“保险”。
但风险也不能不提。
首先是“整合难”:和顺一直做石油零售,从来没管过半导体公司,以后管奎芯,怎么跟技术团队配合、怎么搞跨行业运营,肯定得碰不少麻烦。
其次是“怕人走”:半导体行业抢技术人才特别狠,虽然奎芯的核心人员签了竞业协议,但真要是有人被挖走,对奎芯的技术研发影响不小。
最后,现在只是签了意向协议,后续尽职调查、评估要是查出问题,这交易也可能黄,这点大家得心里有数。

和顺石油从卖油跨界去收奎芯科技,不只是多做一门生意。
更像是传统公司想在变化的市场里找条新路子,也能看出来国产半导体现在多有吸引力。
从目前的进展看,事儿在一步步推进,奎芯的技术也确实够硬。
但后续能不能把两家公司整合好、奎芯能不能完成业绩承诺,还有不少坎要过。
更新时间:2025-11-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