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台上的马季
马季是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表演的《宇宙牌香烟》《找舅舅》《登山英雄赞》《画像》等相声作品,堪称经典。
1985年,马季当选为全国十大笑星,家喻户晓。
相声大师侯宝林是马季的老师,是他一手发掘培养了马季。然而特殊年代里,马季贴过侯宝林的大字报,还打过恩师侯宝林的耳光。
马季的儿子马东,却矢口否认父亲打过侯宝林……

青年马季(左)与于世猷同台献艺
马季原名马树槐,祖籍天津,1934年8月2日出生于北京。马季的父母经商,后家道中落。
马季小时候,走街串巷卖冰棍帮父母补贴家用。
1947年马季辍学,被父母送到上海宏德织造厂当学徒。全国解放后,马季返回北京,在培德中学读初三。
1951年,马季考入北京新华书店华北发行所。马季自幼喜欢相声,小时候卖冰棍时,他经常去启明茶社蹭相声。
马季在新华书店上班期间,业余时间练习说相声、唱京剧。

1956年,马季参加全国职工曲艺汇演,被侯宝林、刘宝瑞同时看中了。
这两人都是中国广播说唱团的相声演员,都教过马季相声段子,侯宝林教得多一些。
侯宝林觉得马树槐这个名字不顺口,当时北京在放映匈牙利喜剧电影《牧鹅少年马季》,侯宝林给马树槐取艺名马季。
同年,在侯宝林的帮助下,马季被调入中国广播说唱团,担任专业相声演员。如果不是侯宝林的发掘和培养,马季很可能在新华书店干一辈子。

青年马季
马季才华横溢,既能说相声,还能创作相声,他创作的《英雄小八路》《登山英雄赞》《找舅舅》《看球记》《三比零》等相声作品,受到广泛欢迎。
1966年特殊年代来临,侯宝林遭受冲击,被打成反动艺术权威,在单位接受批斗。
那时中国广播说唱团经常开侯宝林的批斗会,逼他写检查。
侯宝林不能登台演出,被安排扫厕所,铲煤。当时马季才32岁,造反派逼他揭发侯宝林。

马季(左)与侯宝林
马季对老师侯宝林有感情,可出于自保,他只得违心地贴侯宝林的大字报。
侯宝林在台上接受批斗时,马季站起身揭发他,并打侯宝林耳光。
但据中国广播说唱团的一位老员工回忆,当时他坐在最前排,看到马季打了侯宝林10多个耳光。
侯宝林的脸颊被打得又红又肿,眼里涌出泪水。
侯宝林为避开风头,去老朋友——北影厂著名导演崔嵬家躲了几天。
与崔嵬说起徒弟马季对自己施暴,侯宝林哭得很伤心。

侯宝林
这一细节,在崔嵬的女儿崔敏的回忆文章中有过详细记载。
1976年特殊年代结束,侯宝林与马季依然是同事,但两人之间有着很深的隔阂,私下里再没有交情。
侯宝林生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记者问他:那时马季是不是打你耳光?
侯宝林沉默良久,说:你别问这个问题,旧社会徒弟打师父不是没有。从这番话中可以听出,侯宝林显然是挨过马季的打。只因为他高风亮节,不愿正面曝光马季的污点。

侯宝林
同样,马季在接受《鲁豫有约》的采访时,鲁豫问他是否打过老师侯宝林。马季说:我觉得没有这些,就没有生活。显然马季打过老师侯宝林。
1993年2月4日,侯宝林在北京病逝,享年76岁。早在1月19日,马季去医院探望侯宝林,师徒俩握手言和。
侯宝林抛弃恩怨,与马季敞开心扉交流,希望他为中国的相声事业多做贡献。
《北京晚报》将此事做了报道,文章标题就叫《侯宝林与马季握手言和》。文章中这样写道:

侯宝林与马季最后一次同台
马季动情地说:我没想到在大师的生前,能解开这个疙瘩。当年我30多岁,大师被打成反动艺术权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我贴过大师一份大字报。
有人在大师面前讲我的坏话,可大师却维护我。
最让马季难忘的是,大师临终前,与他交换了目前相声状况的意见。
侯宝林是相声大师,马季是相声表演艺术家,可因为打过侯宝林,马季遭人诟病。

马季与儿子马东
马季的儿子马东曾是央视的主持人,他否认父亲打过侯宝林。
2006年12月,马季去世后,他的传记《一生守候》在儿子马东的帮助下出版了。
在书中,马东明确否认父亲打过侯宝林。但这时侯宝林、马季均已离世,没有人出来反驳。
-END-
更新时间:2025-10-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