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轻岛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欢迎来到中国长沙!”
当着外国网红“speed(甲亢哥)”与全世界观众的面。
“文和友”的联合创始人,抢过镜头高声叫道,宛如疯魔。
他本以为,只要多出现在镜头,就能为品牌带来更多的热度。
为此他不惜威胁同行、抢镜夺麦,只为站在视线汇聚之处。
殊不知,他的野蛮行径,不仅没有为企业挽回危局,更是收获全网差评。
曾经,文和友用“文化”,缔造长沙街头的流量神话。
如今,品牌却因“抢镜丑态”被大众推上风口浪尖。
这家曾被热捧的 “文化餐饮标杆”,为何突然从神坛跌落?
文宾
提起“文和友”,就不得不提起创始人:文宾。
2010 年,身为汽车销售的他在工作中身心俱疲。
看到小吃摊主自由上下班,便萌生了创业做小吃摊的想法。
自由上下班不说,生计问题也有了着落!
说干就干!
文宾核算了资金与成本,从4S店里辞职,打算做一个炸排骨的小摊。
从创业开始,他就展现了自己的不凡。
在寻常人看来,做小吃摊最重要的是器材和原料,为此会将更多启动资金投入在这上面。
而在文宾看来,除了味道和设备,品牌,也是小吃摊的一大产品。
长期的汽车销售,让文宾领悟到,顾客在选择商品时除了看重性价比,更看重的是品牌。
为此,他特地花费了一大笔钱,专门定制了一个“犀利排骨”的招牌。
实践证明,文宾的选择是正确的。
他从开始的小摊,一路成长到了“文和友老长沙油炸社”。
品牌意识作用下,他的小店人气高涨。
他更是登上过《天天向上》的舞台。
节目截图
他建立的“文和友”,也从一家小店,成长为了数家门店。
其中菜品也跳出了炸排骨,开始增加诸如“炸臭豆腐”“大香肠”等长沙特色小吃。
随着“文和友”的扩大,文宾的野心也在不断增长。
他开始不满足于制作单纯的餐饮,在他心里,逐渐酝酿了一个庞大的计划。
美食为盘,文化为菜。
文宾要做最大的长沙餐饮文化品牌!
从餐饮转向文化,这不是文宾一拍脑门决定的。
而是来源于一次成功的实践经验。
在“文和友”扩张时,文宾就曾尝试过往店内添加一些“老长沙”元素。
带有浓重怀旧风格的店面一经推出,就收获了市场的肯定。
借此机会,他又以“老长沙”为主题,举办了数场文化视觉展。
活动十分有效,为“文和友”吸引了一大波人气。
数次成功的案例,更印证了文宾的正确。
此后文和友从单纯的餐饮品牌,彻底转向了“餐饮”+“文化”的道路。
2018年,越做越大的文和友,与唐人神集团达成合作。
在一笔七千万资金的帮助下,一家赚足眼球的新店,在长沙海信广场盛开!
这家新店与其他餐饮不同,只突出三个“老”:
老房子、老招牌、老味道。
顾客行走其中,就好像回到了数十年前的长沙,主打的就是一个“沉浸式体验”。
这样标新立异的新店,一登场就火爆异常,为文和友带来了巨额利润。
文宾看到新店初登场,就如此成功,便继续自己的扩张之路。
2020年7月,广州文和友开业,吸引了大批本地顾客。
可随着广州文和友的经营,公司渐渐发现不对。
怎么在长沙屡试不爽的文化套路,竟在广州走了下坡路?
文和友广州店刚开了一段时间,确实吸引了一大批顾客。
许多人慕名而来,订桌火爆到一天数千桌,再现了“长沙热度”。
可仅仅半年之后,就有商家陆陆续续从中撤出。
每日接待中,回头客更是稀少。
立足于本地文化的广州文和友,居然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而这背后的原因,也和当地环境密不可分。
一方面,有顾客反映,广州文和友的布置,有股刻意的“怀旧”。
对于广州这座“老城”来说,店内许多装饰,在街头巷尾都能看到。
本地顾客行走在其中,反倒有种不适感。
另一方面,则是文和友的价格难以被市场接受。
一顿小龙虾200多,一盘磁带300多。
这样的定价,让当地人无法接受。
眼见着“文和友”发展陷入了困境,公司上下十分着急。
如何提升品牌热度,成为了团队的首要目标。
就在众人为难之际,一个“机会”,悄然来到他们身边。
2025 年 3 月,美国网红speed“甲亢哥”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中国行”。
他前后经历北京、上海、成都等大城市,在当地引起了相当的轰动。
更重要的是,凡是他抵达的城市,都会在国内外互联网上,引发一阵热潮。
而名城长沙,也在甲亢哥的行程名单上。
面对这样泼天的“流量”,“文和友”当然没有放弃的理由。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足以“逆天改命”的机会,却在一连串“昏招频出”下,砸了自家的招牌!
先是文和友提前清场,被广大网友群嘲“国内的客人不是‘顾客’”。
再者联合创始人或是威逼利诱,或是大吼大叫的场面,让无数网友为之汗颜。
其手段之卑劣、吃相之贪婪,引发无数网友怒喷!
“这可是全球直播,真是丢脸丢到国外去了!”
人们对联合创始人的怒火,也波及到了长沙文和友店。
评论区内,遍布这网友们发表的差评。
字里行间,充斥着对“文和友”的不满。
而那“借网红东风”的打算,也成了“文和友”的幻想。
在甲亢哥没来之前,文和友就表示不会再续约“广州店”。
如果他们把握好了这次大曝光机会,没准这家店面,还能迎来新的转机
可如今网上滔天的差评,彻底断绝了这种可能。
未来“文和友”该去往何方?无人知晓,只能拭目以待。
文和友的起伏像一面镜子。
它照见了网红经济的狂热与虚妄,也映出了商业最本真的模样。
比起堆砌旧物的 “沉浸式”,消费者更怀念街角小摊的烟火气;
比起声嘶力竭的流量争夺,品牌更该守住食材与服务的初心。
如今的文和友或许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
是继续用“商业包裹文化”,还是回想起曾经的初心,用烟火气贴近每一位顾客。
他们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部分参考资料
微博:金华晚报:文和友创始人直播喊话卤鹅哥遭抵制
荆楚网:文和友联合创始人因直播言论引争议,多方回应
长沙晚报:“太平街叙事展”文和友美术馆开幕
华南师范大学:企业参访|文和友:打造城市文旅综合体,引领都市文化消费新潮流
百度百科
图片源自网络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