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攒够钱想买 24GB+1TB 顶配手机,结果被告知明年可能买不到了?” 最近数码圈这则消息让无数 “内存控” 直呼崩溃。前两年厂商还把大内存当白菜送,24GB+1TB 顶配机型 2 千多就能拿下,现在却突然传出 “要绝版” 的消息,甚至有厂商被逼到拆旧手机抠内存装新机 —— 这波操作简直离谱到让人看不懂!内存价格到底涨得有多疯?为啥曾经的 “堆料卷王” 现在连大内存都用不起了?24GB+1TB 手机真的要和我们说再见了吗?今天就来扒一扒这背后的门道!

先给大家说个离谱到不敢信的事儿:有手机厂商为了节省内存成本,居然开始拆库存旧机!不是回收零件翻新那种常规操作,而是把已经焊死在主板上的内存颗粒硬生生抠下来,测试一下就往新机上装。听到这消息我整个人都懵了:这内存颗粒拆下来再装上去,稳定性能有保障吗?而且拆换的人工费、测试费、品控费加起来,成本未必比买新内存低啊!有数码博主吐槽:“这操作就像把二手车的发动机拆下来装新车上,谁敢买啊?” 可厂商也是真没办法,用内部人士的话说:“24GB 内存现在贵到用不起,不拆旧机真没别的路可走了。”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今年疯涨不止的内存价格。原本以为内存涨价只是小打小闹,结果现实给了所有人一记重拳:从今年年初到现在,DRAM 内存芯片价格已经涨了快 50%,而且据数码闲聊站爆料,至少到明年上半年,价格还会继续涨,压根没降价的迹象。更狠的是,三星、SK 海力士、闪迪这三大内存巨头已经放话,明年第四季度要把 DRAM 和 NAND 闪存价格再涨 30%!现在甚至出现了 “内存芯片批发价比成品内存条还贵” 的奇葩情况,这在以前简直是闻所未闻。

可能有人会问:不就是内存涨价吗?厂商少赚点不就行了,至于拆旧机这么极端?还真不行!前两年手机行业卷内存 “普及风暴”,24GB+1TB 顶配机型价格压到 2 千多,厂商利润本就微薄。现在内存成本暴涨,要是还维持原来的定价,每卖一台手机都可能亏 money;要是涨价,消费者又不买账,毕竟现在手机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两难之下,有些厂商只能选择 “砍配置”—— 减少 24GB 内存的采购量,甚至直接停掉 24GB+1TB 版本的生产。据站哥透漏,现在行业里已经几乎没人敢采购 24GB 内存了,明年的新机市场,大概率看不到 24GB+1TB 的顶配机型了。
那问题来了:好好的内存市场,为啥突然就成了 “天价”?核心原因就两个字 ——AI!现在不管是手机、电脑、云端服务器,各行各业都在疯狂卷 AI,而 AI 对内存的需求简直是 “无底洞”。就拿手机端侧 AI 来说,现在主流的 3B 参数多模态推理模型,虽然已经是轻量化版本,但运行起来也至少需要 2GB 内存支撑,要是想实现语音同传、方言识别这些复杂功能,内存配置还得往上提。iPhone 17 系列为了跑端侧 AI,都把内存升级到 12GB 了,其他厂商自然也得跟着卷。

除了手机,PC、云端服务器对内存的需求更是恐怖。AI 大模型训练需要海量内存同时运算,各大科技公司都在疯狂抢购内存芯片,导致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而且从目前的趋势来看,AI 竞争才刚刚开始,未来几年对内存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内存涨价不是短期现象,很可能成为中期趋势。有行业专家预测,未来两年高内存配置机型的出货量占比会从现在的 18% 提升到 35%,内存供应链只会越来越紧张。
这波内存涨价潮,可把消费者和厂商都坑惨了。网友们的吐槽直接刷屏:“前两年 24GB+1TB 才 2 千多,现在想买却要绝版了,这是什么人间疾苦”“厂商拆旧机抠内存也太离谱了,就不能好好降价吗?”“我刚换的 16GB 手机,本来想等明年换 24GB 的,结果现在告诉我买不到了,心态崩了”“AI 卷归卷,能不能别影响我们普通消费者买手机啊?” 还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本来想等明年新机换 24GB+1TB,现在看来只能趁现在入手老旗舰了,已经下单一加 13 顶配,4000 左右还带骁龙 8Elite,感觉血赚”。

其实不止消费者难受,厂商更是苦不堪言。前两年卷内存普及,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资源,现在突然因为内存涨价要 “砍配置”,不仅影响产品规划,还可能失去一部分 “内存控” 用户。而且拆旧机抠内存这种操作,风险也很大 —— 拆下来的内存颗粒稳定性无法保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品牌口碑。有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很多厂商都在 “硬扛”,一边消化现有内存库存,一边观望价格走势,要是明年内存价格还降不下来,可能会有更多厂商停掉大内存版本。
那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该怎么办呢?如果是对 24GB 超大内存有刚需的用户 —— 比如经常多开 APP、玩大型手游、需要长时间后台运行专业软件,或者就是单纯喜欢大内存带来的 “安全感”,我的建议是:别等明年的新机了!现在趁老旗舰还在清库存,赶紧下手。比如一加 13 的 24GB+1TB 版本,现在部分平台价格在 4000 左右,搭载骁龙 8Elite 处理器,性能和性价比都在线;还有小米 14 Ultra 的顶配版本,虽然价格贵一点,但综合体验也很能打。

如果对 24GB 内存没有刚需,只是想要大储存,那 512GB 版本可能是明年的主流选择,价格也会相对稳定。另外,买手机的时候可以多关注一下内存规格,比如 LPDDR5X 内存的性能和功耗表现更好,就算是 16GB,日常使用也完全够用。还有一点要注意:别被厂商的 “AI 营销” 忽悠了,现在很多中低端机型虽然打着 “AI 手机” 的旗号,但实际内存配置只有 4GB,根本跑不动复杂的 AI 功能,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配置参数。
说到底,这波 24GB+1TB 手机 “可能绝版” 的背后,是行业周期和技术变革的双重影响。前两年的内存 “普及风暴” 是行业竞争的必然结果,而现在的内存涨价潮则是 AI 技术爆发带来的供应链变革。厂商拆旧机抠内存也好,砍 24GB 配置也罢,本质上都是在成本和市场之间寻找平衡。

但我想说的是,行业变革不能让消费者来买单。内存涨价是客观事实,但厂商也应该拿出更合理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粗暴地 “砍配置” 或 “拆旧机”。比如可以推出不同内存版本的机型,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或者通过优化系统调度,让小内存也能流畅运行 AI 功能。同时,也希望内存厂商能加大产能,缓解市场供需矛盾,让内存价格早日回归理性。

最后想问大家:你觉得 24GB+1TB 手机真的会绝版吗?如果明年没有 24GB 顶配机型,你会选择入手 16GB+1TB 版本,还是趁现在买老旗舰?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也希望这波内存涨价潮能早日过去,让我们普通人都能以合理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的大内存手机。毕竟,手机的核心价值是满足用户需求,而不是让用户为行业变革买单。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