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大爷今年刚满65岁,家住北方,每年冬天都觉得骨头“发紧”,特别容易感冒。邻居李阿姨却精神头十足,每天早晨都会在小区花园“晒一晒”。
她总爱说一句话:“冬天贪被窝,不如太阳下待10分钟!”起初,王大爷觉得这只是老人的习惯,没什么特别。不料,去年流感季,几乎家家都有人中招,李阿姨却安然无恙。

王大爷不禁纳闷:“难道多晒太阳真的能让人少生病?”他带着疑问做了体检,医生详细询问了他的生活习惯,说了一句让他印象深刻的话:“冬天晒太阳,是很多人忽略的‘免疫力神器’。”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冬天太阳弱,温度低,很多人只想窝在屋里。为什么李阿姨晒完太阳,精神反而更好,不容易感冒?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冬天晒太阳?
如果做得不对,真的就会白忙一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冬天晒太阳与免疫力”的科学真相,看看背后藏着哪些容易忽视的健康细节,尤其是第3点,往往被人们误解很深。

许多人认为,冬天阳光弱,晒太阳作用不大,其实恰恰相反。
权威医学期刊《自然·免疫学》曾刊载研究,冬季适当阳光暴露与体内维生素D水平提升密切相关,后者在整体免疫调节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与代谢中心专家提醒:长时间缺乏日照,会导致近60%中老年人出现维生素D不足,大大增加呼吸道感染、骨密度降低等多种健康风险。
不仅如此,瑞士一项对万余名60岁以上群体的随访调查发现,经常晒太阳者,感冒和流感发病率比很少日晒者低了约28.3%。
这是因为紫外线B能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3,这种“天然免疫因子”会增强肺部和消化道黏膜防御力,激活杀菌能力,降低病毒侵袭概率。

不过,晒太阳并非简单的“多晒就好”。冬季空气干燥、紫外线强度不同、个体皮肤耐受度有差异,晒得过多或方式不对,反倒可能灼伤皮肤、诱发干燥症状。
坚持晒太阳,两个月后,身体可能出现这3种变化
越来越多的权威数据揭示,坚持每周平均晒太阳3-5次,每次15-30分钟,2个月后,免疫功能有显著提升。具体体现在三个核心方面:
1.呼吸道感染率明显下降:
英国流行病学杂志发表过一项追踪报告,显示坚持冬季日照的人,流感和普通感冒发生率下降17.8%,病程平均缩短2天。维生素D促进抗病毒蛋白产生,有效提升呼吸道自我防护力。

2.骨密度稳中有升:
哈佛大学2019年健康调查证实,60岁以上每周晒太阳不少于3小时的人,骨密度升高了12.6%,骨折风险同步降低。冬天缺乏日照,骨骼中的钙质易流失,导致“骨头发紧”“腰膝酸软”等老年问题。
3.情绪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提升:
很多中老年人冬天睡得浅、易烦躁,芬兰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学团队发现,“日光照射组”焦虑率下降23%,入睡速度提升约18分钟。专家判断,太阳光调节人体生物钟、提升“快乐激素”分泌,有助于缓解冬季情绪波动,让人精神愉悦。

冬天科学晒太阳,不是只“站那儿”,更要讲求方法。合理安排日晒时段、频率和防护措施,才是真的“日光养生”。推荐3个实操建议,让你受益最大化:
选择黄金晒太阳时段:
上午10点到下午3点,是冬季紫外线最适宜合成维生素D的时间段,此时气温升高,阳光相对温和,适合舒缓地进行日照。避免清晨与傍晚阳光,效果有限。
皮肤直接暴露,面积适度:
裸露手臂、面部和小腿,至少总面积达到皮肤表面积的20%。穿厚衣服阳光“晒不进去”。可以在阳台、院落避风处坚持15-30分钟,重点感受阳光温热。
注意保湿防风,结合运动效果更佳:
阳光+轻慢运动=免疫力双倍加分。晒太阳前后及时涂抹保湿霜,防止皮肤干裂。结合简单户外慢走、操练,避免久坐不动,让机体代谢循环“动”起来,气色更足。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分享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赫尔辛基大学医学报告《阳光照射对老年人情绪的影响》
专家解读北京协和医院营养与代谢中心:《维生素D与免疫功能》专家解读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年第42卷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5-11-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