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腰做人,才是真赢家!

你是不是有时候觉得,自己挺了不起?工作有点成绩,认识几个人,就有点飘?

打住!人一飘,跟头就不远了。

真正活明白的人,都懂得一个理儿:会“弯腰”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这可不是怂,是智慧!

一、弯腰待人:人缘好,路才宽

春秋时有个大贤人,叫季札。一次他出使外国,路过徐国。徐国国君看上了他佩戴的宝剑,眼馋得很,但没好意思开口。

季札看在眼里,心里记下了:“这剑,得送给徐君!”可当时他要出使,不能不佩剑,心想回来时再送。

等季札完成任务回来,徐君却已经去世了。

一般人可能就算了:“唉,没赶上,可惜。” 但季札怎么做?他专门跑到徐君墓前,恭恭敬敬地把那把珍贵的宝剑挂在了墓边的树上

随从都懵了:“人都死了,您这剑给谁啊?徐国新国君也不认识这剑啊!”

季札说:“我心已许之!当初心里答应送给徐君,怎能因为他去世就违背自己的心意?这不是做给活人看的,是对自己良心的交代。”

你看,季札贵为使者,对一个已逝之君的“心诺”,都如此谦恭地兑现,弯下的是腰,树起的是“信义”的丰碑!

他这一“弯腰”,成就了千古流传的“季札挂剑”美谈。徐国人感动坏了,周边国家一听:季札这人,靠谱!值得深交!

待人弯腰,不是低三下四,是把尊重和诚信刻在骨子里。这样的人,朋友多,路子广,贵人自然来帮忙!

二、弯腰求学:本事大,站得稳

孔子够牛吧?万世师表!可你知道他学琴的故事吗?

孔子跟鲁国著名的乐师师襄子学琴。一首曲子学了十天,师襄子说:“不错了,可以学新曲子了。”

孔子摇头:“不行!只学会了曲调,还没掌握它的韵律节奏呢。” 又埋头苦练。

过了几天,师襄子觉得韵律也把握得很好了:“很棒!可以学新曲了。”

孔子还是摇头:“还不行!还没体会到这首曲子表达的志向和情感呢!” 继续琢磨。

又过了些日子,孔子兴奋地对师襄子说:“老师!我好像看到作曲的人了!他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目光如炬,有君临天下的气魄…这难道是周文王吗?”

师襄子大吃一惊,离席拜服:“您说得太对了!这首曲子就叫《文王操》啊!”

孔子学琴,一弯再弯,不满足于表面功夫,非要钻到骨头缝里,学到极致!正是这种“弯腰”到尘土里的求学态度,才让他成为真正的“圣人”。

本事不是天上掉的!肯弯腰,沉下心,死磕到底,你的本事才能像树根一样,越扎越深,风雨不倒!

三、弯腰看己:不招祸,得平安

元朝有个大学者叫许衡,品德特别高尚。

有一年夏天,他带着一群人赶路,烈日当空,口渴难耐。忽然发现路边有棵大梨树,结满了水灵灵的梨子!

同行的人一哄而上,抢着摘梨解渴。

只有许衡,一个人坐在树下,一动也不动,忍着口渴。

有人奇怪,递给他一个梨:“许先生,你怎么不吃啊?又甜又解渴!”

许衡摆摆手:“这梨树的主人不在,我不能摘。”

那人笑了:“哎呀!这兵荒马乱的年头,树都没主儿了!不吃白不吃!”

许衡正色道:“梨树无主,难道我的心也无主了吗?不是自己的东西,再渴也不能拿!”

许衡这一“弯腰”,弯的是对自己内心原则的坚守!他知道自己是谁,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贪小便宜,不存侥幸心,这才是真正的清醒!

很多人倒霉,就倒霉在太把自己当回事,觉得“规矩是给别人守的”、“我就拿一点怎么了”。结果呢?小错积大祸!弯腰看清自己的位置,守住本分,麻烦自然绕道走,日子才平安长久!

《道德经》里说得好:“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为什么厉害?因为它总往低处流,滋养万物却从不显摆。

弯腰,不是认输,是蓄力;不是卑微,是智慧;不是软弱,是强大!

学会弯腰待人,福气自来;学会弯腰求学,本事大涨;学会弯腰看己,一生平安!

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9

标签:美文   赢家   孔子   曲子   梨树   本事   平安   解渴   韵律   口渴   宝剑   国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