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杀穿地板!外资批量撤资,中国市场变商业绞肉机

最近外资撤离中国的戏码简直比连续剧还刺激,跑得那叫一个干脆利落,主打一个不带走一片云彩!

先是星巴克突然官宣卖身求生,这可是曾经的咖啡界顶流啊,如今在9块9的瑞幸和1块6毛8的库迪夹击下,30块一杯的轻奢咖啡直接被按在地上摩擦。

前脚星巴克还没收拾完摊子,国际软件巨头SAS更绝,直接官宣全面撤出中国,连夜把中文官网都下架了。

更别提特斯拉了,悄悄搞起去中国化,芯片电池都找韩国厂商当备胎,这操作多少有点见外了。

细数这些年跑路的外企,谷歌、微软、英伟达、迪卡侬、大众……能叫上名字的行业巨头几乎没落下,这阵仗让人不禁想问:中国市场的钱,现在这么难赚了?说真的,外企跑路纯属被咱们的内卷神功吓退的!

咱们这市场竞争,主打一个要么卷死别人,要么饿死自己,简直是地狱难度副本。

咖啡圈卷到离谱,喝杯咖啡比买瓶矿泉水还便宜,库迪1块6毛8的价格,我怀疑老板是在做慈善;迪卡侬更委屈,同样的速干衣,本土品牌50块还包邮,它连成本都打不住,这怎么玩?

最狠的是汽车圈,3万块就能买新车,买车跟逛超市似的,宝马3系跌到十几万,奔驰GLC跌破20万,照样干不过比亚迪、理想这些国产新能源车,外企看了都得直呼看不懂!

从几年前的共享单车大战就能看出来,大家比的不是技术和调度,而是谁烧钱快、谁造的单车多,最后留下一堆单车坟场和一地鸡毛。

前两年的社区团购更离谱,手握AI算法和海量资本的科技巨头,不去搞芯片、操作系统这种硬核技术,反而扎堆冲进菜市场,跟大爷大妈抢一捆白菜、一根葱的生意。

从咖啡、汽车到各种消费品,咱们似乎只会一种竞争模式:不计成本的价格战。

把性价比卷成性价无,把蓝海卷成血海,外资哪里见过这阵仗,只能收拾铺盖跑路。

很多人还欢呼国货胜利,但这多少有点自欺欺人了。这根本不是技术、品牌或体验上的超越,纯属用自杀式玩法把对手吓跑,顶多算虚假胜利。

更要命的是,这种玩法还会加剧贸易壁垒,国际上那些不带咱们玩的贸易小圈子正在成型,咱还陷在价格战里不出来,这路可不就走窄了?

国家三令五申要反内卷、搞产业升级,不是没道理的。总靠低价竞争,没人愿意搞研发、做创新,价值创造直接停摆,最后只会走向价值毁灭。

赢了价格战又怎样?要是最后输掉了国际市场和技术进步,这胜利还有啥意义?咱就是说,内卷虽爽,但可持续吗?

不如把卷价格的劲儿用在搞技术、做服务上,把蛋糕做大,而不是抢别人手里那一小块。不然哪天外资全跑光了,咱们难道要自己跟自己卷?格局打开啊家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美食   绞肉机   中国市场   价格战   批量   外资   地板   商业   咖啡   外企   单车   巨头   备胎   玩法   中国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