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28岁的环球小姐李某某因伪造学历入读香港大学,被香港沙田裁判法院判处监禁240天。这位曾获2024年深圳区环球小姐冠军的“天之骄女”,如今却因“制造虚假文书罪”和“虚假文书罪”沦为阶下囚,令人唏嘘不已。
图片来自网络
这起案件不仅暴露了学历造假产业链的猖獗,更引发了一场关于教育公平、诚信底线与法律惩戒的全民讨论。
1. 造假手段有多离谱?
- 伪造“哥大学历”:李某某谎称自己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并伪造成绩单、毕业证书,甚至AI合成毕业照。
- 篡改港大成绩:入学后,她将真实的“合格”成绩修改为“优异”,企图以虚假成绩申请投行实习。
- “一条龙造假”:从入学申请到毕业证书,全程伪造,堪称“造假专业户”。
图片来自网络
2. 法院判决:两罪并罚,240天监禁
香港法院认定李某某触犯:
✅ “以欺骗手段取得服务”(最高刑期14年);
✅ “管有虚假文书”(最高刑期3年)。
最终,法官认为其行为“持续不诚信”,两罪合并判处240天监禁。
图文无关
1. 香港法律对造假“零容忍”
根据香港《刑事罪行条例》:
- 伪造文书罪:最高可判14年;
- 虚假文书罪:最高可判3年。
本案中,李某某不仅伪造学历,还篡改成绩,属于“情节严重”,因此被判实刑。
2. 大陆法律存在“空白”?
香港媒体指出,大陆对“帮助伪造学历”的中介打击力度不足。例如,涉案中介“学术帝”仅被要求退还中介费,未受刑事追责。相比之下,香港已向内地移交14家造假中介资料,未来将加强跨境执法。
3. 为何只判240天?
- 认罪态度较好;
- 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如骗取奖学金);
- 法官综合考虑其社会影响(如破坏教育公平)。
1. 市场需求旺盛
- “保录取”中介猖獗:承诺“花钱就能进名校”,收费高达数十万。
- 部分企业“唯学历论”:导致求职者铤而走险。
2. 高校审核漏洞**
- 港大曾曝出30多例假学历案,说明录取流程存在缺陷。
- 推荐信、成绩单易伪造,部分学校未严格核验。
3. 违法成本低
- 大陆中介常以“行业惯例”脱罪,仅承担民事责任。
- 香港虽严打,但跨境执法难度大。
李某某的案件警示我们:靠欺骗换来的“捷径”,终将让自己坠入深渊。诚信,才是人生最可靠的“通行证”。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