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有这5个表现,恭喜!孩子身体棒长得快,一年11cm不是梦

老话说得好,“一天之计在于晨”,孩子早上醒来的状态,其实是一份最真实的健康晴雨表。这里面藏着关乎孩子长高的关键密码,只是很多家长还没读懂。


想起之前有一位7岁的小姑娘,名叫小雅,名字听着秀气,人也瘦瘦小小的。第一次见到她时,身高刚满120cm,脸色偏黄,眼周总是微微发青,早上起床特别困难,妈妈说她总得喊好几遍才肯动。一张嘴还有股不太好闻的味道,舌苔也偏厚。平时排便也不规律,常常两三天才一次,干干的,像小羊粪球一样。

细细一问才知道,问题出在饮食习惯上。父母平时工作比较忙,早上常让孩子拿着零钱自己去楼下买油条、糖糕当早餐,有时候孩子图省事,干脆把钱攒起来买玩具,早餐直接不吃;晚餐也吃得偏晚,量还不小,孩子睡前肚子总是胀胀的,翻来覆去睡不踏实,第二天自然没精神,早饭更是吃不进去。


晚上吃得多、吃得晚,脾胃得不到休息,时间一长,消化功能就跟不上了。营养吸收不全面,孩子怎么能长得高、长得壮呢?


针对小雅的情况,我给她开了些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膏方方小不贵,味道好接受,孩子也愿意配合。同时一再叮嘱家长,再忙也要把早餐落实,晚餐一定要早吃、少吃,七分饱就停,睡前一概不进食。

妈妈这次特别上心,不但早起做早餐,还严格按照我们营养师搭配的食谱(文末附了一周示例)来执行。


没想到才吃了3、4天,孩子早上起来嘴巴气味就淡了很多,也主动说饿了。1个月左右,大便顺畅了,睡眠变得特别踏实,脸上也开始透出红润。最让人欣慰的是1年之后,孩子身高竟然长了接近11公分!这一切,离不开妈妈的坚持和孩子的配合。


如果你家孩子早上起床也有类似小雅之前的表现,别大意,早点介入调理,还孩子一个好体质。

其实每天早上家长只要稍加留意,就能简单判断孩子的身体情况。如果孩子起床后有下面这5个表现,那说明他脾胃好、气血足,长高长壮指日可待!


比如一睁眼就眼神清亮、动作干脆,不赖床不闹脾气,整个人神采奕奕,那基本可以判断昨晚睡得好,身体恢复得不错。反之,如果总是叫不醒、起床气重、没精打采,那可能是睡眠质量不高,或者身体哪里不太舒服。


如果晨起能顺利排便,大便成形软硬适中,小便颜色清亮、泡沫不多,这些都代表孩子消化吸收好,肠道蠕动正常,脾肾功能协调。如果大便干结、稀溏,或颜色异常,小便深黄、泡沫多,那就要留意是不是体内有湿热或积滞。


经过一夜的空腹,早上起来有饥饿感,主动想吃饭,闻到香味就跑来餐桌,这是脾胃功能良好的典型表现。要是孩子早上总说没胃口、不想吃,甚至一闻饭味就躲,还伴有口气,那很可能是积食或脾胃虚弱,营养吸收会大打折扣。


如果孩子起床之后活动自如,没有抱怨腰酸、腿疼、胳膊沉,说明气血通畅、筋骨舒展。中医讲“肾主骨”,肾气充足,骨骼才能健康发育。如果孩子经常说早上身体僵硬或酸痛,尤其是关节部位,就要考虑是不是气血运行不够顺畅。


最后一点是情绪。孩子醒来后如果心情平稳、舒畅,说明他身心放松、肝气舒畅。情志调和对于全身气机运行和营养吸收都非常关键。如果一早起来就情绪低落、烦躁爱发脾气,长期如此可能是肝气不舒,也会间接影响脾胃和生长发育。

想要孩子脾胃好、长高个,关键还得靠日常养护。比如说三餐定时:早餐要吃好(可以参考文末食谱),午餐吃饱,晚餐一定要早吃、少吃,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物,睡前两小时不进食。


同时保证孩子睡眠充足、环境安静,鼓励他多参加户外运动,比如跳绳、打球这类纵向运动,能有效刺激骨骼生长。


也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多沟通、少施压,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如果孩子长期早晨起床没精神、不爱吃饭、口臭、便秘或睡眠不安,那可能脾胃已经有些失调了,建议及时找专业中医调理,通过中药、推拿等方法系统改善脾胃功能。


附:一周营养早餐参考:

周一:黑芝麻糊+紫薯吐司+清炒胡萝卜丝
周二:牛奶+蔓越莓发糕+番茄炖豆角+坚果少许
周三:八宝芋头粥+青椒炒猪肝+蒸鸡蛋羹
周四:樱桃西米羹+红豆沙粽+鸭蛋一枚
周五:枸杞花生糊+黄瓜炒蛋+奶香吐司
周六:荷包蛋+牛奶+韭菜木耳鸡蛋包+蒜蓉空心菜
周日:葡萄干玉米糊+黄花菜鸡蛋包+香蕉一根

这份食谱是根据7岁女孩小雅的体质特点搭配的,各位家长可以参考,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口味偏好灵活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育儿   身体   孩子   脾胃   早餐   早上   小雅   气血   家长   肝气   营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