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流域这块地,从古时候起就是个争议不断的热点。说起它的归属,总有人觉得俄国人自古以来就该拥有这儿,尤其是他们对1689年签的尼布楚条约耿耿于怀,总觉得那是他们吃亏的耻辱。
其实,翻开历史书,你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黑龙江流域最早不是谁的自古领土,它的历史管辖权变化很大,从中国古代王朝到清朝,再到俄国扩张进来,中间夹杂着各种冲突和条约。
俄国人为什么这么想?主要是他们后来的历史书写,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但事实是,他们是通过一步步探险和武力蚕食才把这块地纳入版图的。
先说说黑龙江流域的基本情况吧。这条江长达四千多公里,流域面积上百万平方公里,涵盖了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部分。
早在明朝时候,这里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明代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管辖包括黑龙江下游和库页岛的广大区域。
清朝入关后,更是把黑龙江地区当成祖居地,康熙年间加强控制,设黑龙江将军管辖。俄国人是怎么插进来的呢?从17世纪开始,俄国向东扩张,征服西伯利亚后,眼光盯上了远东。
1649年,哈巴罗夫带队进入黑龙江流域,他们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抢占地盘,建立据点。哈巴罗夫这人出身低微,早年当探险者,靠贩盐和开荒发了点财,但后来得罪官员,财产被没收。
出狱后,他组织队伍东进,沿河而下,袭击当地部落,抢夺资源,甚至因为缺粮干出些残暴事。
这帮人绘制的地图成了俄国后续扩张的基础,但他们忽略了这里早就有中国管辖的痕迹,比如清军在1652年就和他们交过手,在乌扎拉村打得哈巴罗夫一行人狼狈逃窜。
哈巴罗夫的行动引发了中俄冲突的高潮。俄国人在雅克萨筑城,1657年建立据点,清朝当然不干。
康熙二十四年到二十七年,清军两次攻打雅克萨,1685年第一次围攻,俄军头目托尔布津投降后又反悔,1686年第二次围城,俄军死伤惨重。这仗打得俄国人没法大规模增援远东,只能求和。
1689年,双方在尼布楚谈判,签了条约。这条约是中俄第一个边界协议,用拉丁文、俄文、满文写成,规定以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岭南和河南归中国,岭北和河北归俄国。
雅克萨拆毁,俄人撤走,乌第河一段暂不划定。条约还管贸易和逃人,持护照能过境互市,逃犯不收留。
这在当时算平等条约,因为清朝实力占上风,俄国让步多,承认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是中国领土,挡住了俄国东进。
但俄国人后来不这么看。他们觉得尼布楚条约是耻辱,为什么呢?因为条约让他们丢了上百万平方公里土地,本来他们通过哈巴罗夫等探险者以为黑龙江流域是无主地,先到先得,结果被清军赶走,只能签城下之盟。
俄国史书里,哈巴罗夫成了英雄,封贵族,城市以他命名。彼得大帝时代,俄国就惦记着黑龙江,说那是通往太平洋的钥匙。
19世纪,俄国史学家开始改写历史,说黑龙江流域在俄国人来前是荒地,没汉人或女真人定居,只有散部落,俄国是第一个发现和占有的。
清朝用武力抢走,他们签尼布楚是忍辱负重。等俄国强大后,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收回”失地。
其实,北京条约是俄国趁清朝打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逼签的不平等协议,把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万平方公里,外加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全割走。
主航道中心线分江,北归俄,南归清,出海口庙街也成俄国的尼古拉耶夫斯克。
你想想看,俄国人这种叙事多委屈啊。他们把侵略者写成受害者,说尼布楚是清朝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损失黑龙江流域上百万公里。
苏联时代,尤其1960年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史学家大修历史书,目的就是证明外东北自古是俄国领土。
为什么?因为中苏边境争端,珍宝岛冲突后,他们要从历史角度正当化占有。苏联说,黑龙江流域无主,俄国人17世纪中叶先发现,建立雅克萨城,清军两次击败他们,强迫签条约。
沙俄忍了171年,到1860年反超清朝,夺回部分失地,甚至觉得黑龙江以南80万平方公里也该是他们的,因为也是无主荒地。
这种观点进了教科书,影响一代代俄国人。现在去海参崴或伯力问当地年轻人,他们多半说远东自古是俄国,被中国抢走,后来祖先千辛万苦夺回。
但事实呢?黑龙江流域早有中国痕迹。考古出土中国文物,界碑石刻证明清朝管辖。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民族早在明清就臣服中国。
俄国人是外来者,哈巴罗夫他们袭击部落,焚村抢掠,留下罗刹恶名。尼布楚条约后,清朝巡边立碑,1690年巴海等分三路巡察,树威伊克阿林碑,用满、汉、蒙、俄、拉丁文刻条约。
清政府加强管辖,招垦荒地,汉人闯关东,大量迁入东北。但清朝晚期腐败,俄国趁机蚕食。1896年签中俄密约,俄国修铁路,占旅大,建海军港,设学校教堂银行,发行卢布,把东北当势力范围。
1900年八国联军时,俄国出兵17万进东北,说是保护铁路,其实是占领。俄国史书说这是无奈,和平方式不行才动武,还说东北也是无主地,否则为什么有闯关东?
苏联继承这套叙事,1960年后强调俄国先发现黑龙江,尼布楚是耻辱,北京条约是雪耻。甚至米勒等史学家否定尼布楚和恰克图条约公正,说黑龙江流域被清军武力威胁下让给中国。
叶卡捷琳娜大帝时代就计划对清开战,但没成。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续这观点,虽然边界1991、1994、2004年签协定稳定,但历史争议还在。
俄罗斯远东博物馆移除中国展品,改地名抹中国痕迹。为什么他们这么执着?因为这关系领土正当性。
黑龙江出海口在俄手里,中国东北从沿海变内陆,经济影响大。俄国人觉得尼布楚让他们丢了机会,彼得大帝叹息俄国必须夺黑龙江。
其实,黑龙江流域归属变化反映大国博弈。清朝强时守住,弱时丢地。俄国扩张从伊凡雷帝开始,征服西伯利亚,到远东撞上清朝。
尼布楚是他们东扩首次受阻,所以耻辱感强。苏联中苏分裂时,用历史争端当武器。今日俄罗斯,民族主义者还说这片地自古俄国,甚至将1860年条约庆祝为征服东方胜利。
瑷珲条约166周年,俄国人欢庆战胜东方,视1689年为耻辱年。但中国视角,这是不平等条约,清朝被迫割地。
接地气点说,这事就像邻居争地界,先占的觉得是自己的,后来的用拳头抢走,再后来又抢回去,还说自己是受害者。
俄国人哈巴罗夫探险残暴,杀当地人,抢资源,却成英雄。清军自卫反击,却被说成侵略。历史书写取决于谁写,苏联修史时忽略中国界碑文物,说无主地。
但真相是,黑龙江流域有中国石刻,出土文物证明管辖。俄国人先到不等于拥有,国际法讲有效控制。
后续发展呢?1860年后,俄国控制外东北,命名哈巴罗夫斯克纪念哈巴罗夫。清朝放任闯关东,汉人开垦,让俄国难以下手。
甲午战争后,俄国渐进渗透,修铁路,占港口。八国联军时大举入侵。苏联时代,边界稳定但争议不断,1969年珍宝岛打起来。
1991年后,中俄签东段西段协定,2004年补充协定定界。但历史叙事分歧大,中国视尼布楚为平等,俄国视耻辱。
说到底,俄国人把黑龙江流域说成自古领土,是为占有找借口。尼布楚对他们是耻辱,因为那是他们东扩受挫起点。但翻资料,你会发现这叙事忽略太多中国管辖证据。
现代中俄边界稳定,但历史争议影响认知。去海参崴旅游,问当地人,他们多半重复教科书:远东自古俄国,被中国抢,后夺回。哎,这教育力量大啊。
更新时间:2025-08-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