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妈,你听说了吗?据说那种泡沫大的牙膏不能随便用,用久了得癌的风险还高得很。”早上在小区广场,王阿姨和邻居聊起最近朋友圈里疯传的信息,神情里带着三分担忧、七分困惑。
牙膏是大家每天都绕不开的小物件。前段时间,网络上传出“4类牙膏被列入致癌黑名单”的说法,一时之间,超市货架前的中老年朋友都多了点犹豫。曾几何时,只要能刷干净牙就行;现在随便挑一款牙膏,都仿佛是在做“大型选择题”。
真的有这么可怕吗?刷牙变成了“致癌风险”?那些被列进“黑名单”的牙膏凭什么让人害怕?不少人愁眉苦脸,整日不安。其实,要弄懂这些传言的真真假假,先得看看牙膏里到底有什么料。
下面,我们就把朋友圈传的“4类致癌牙膏”说法一条条扒清楚,让大家明明白白选牙膏,用得舒心,刷得安心。
话说回来,市面上常见的牙膏种类五花八门:含氟、含三氯生、美白抗敏、儿童用、药物成分,各种噱头也层出不穷。最让人警觉的,是网络热议的所谓“致癌牙膏黑名单”。细细一查,传说涉及的核心成分,主要集中在以下4类:
1. 含三氯生牙膏
三氯生是一种广谱抗菌剂,曾经被不少牙膏添加,用来防菌抑臭。可实际情况呢?201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明确禁止在洗手液、沐浴露等日化品中添加三氯生。虽然牙膏中没有明令禁止,但过量使用或可能扰乱人体内分泌,甚至有诱发癌变的理论风险。中国《牙膏标准》已将其含量限值严控在不超过0.3%。
2. 含氟量超标牙膏
刷牙防蛀,氟化物是行内公认“有效成分”。可有些偏门产品氟含量偏高,儿童误吞后容易氟中毒,甚至影响骨骼发育。至于普通成人,每日使用标准含量(0.05%~0.15%)氟化物牙膏并充分漱口,基本无需担忧。但长期过量摄入才有健康隐患,和致癌关系并不直接。
3. 含SLS(月桂醇硫酸酯钠)牙膏
SLS属于传统表面活性剂,用它刷牙,泡沫会特别多。网上常说它“会产生致癌物”,实际上,国家相关标准已明确规定牙膏中SLS不得检出有害杂质1,4-二氧六环;只要正规厂家产品合规,风险极低。有时候泡沫多不是更好,反倒可能刺激口腔。
4. 非法添加漂白剂、美白粉类牙膏
部分“三无”牙膏为追求所谓“立竿见影”的美白效果,涉嫌违规添加双氧水、氧化锌等化工原料。长期误用确实对牙龈黏膜有伤害,个别成分若超剂量接触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评为2B类(对人体可能致癌),但这类产品主要集中在监管不力的小作坊和不合格渠道。
不少网络流言只抓住了这些成分的高剂量毒性,却忽略了监管标准下的实际风险。一句话,正规厂家产品,基本不会带来致癌风险。大家选牙膏时就怕碰到三无和假冒伪劣货,别轻信小道消息。
大家担心的“致癌风险”,其实更多是心理吓唬。按照公开流行病学资料,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市面上合规牙膏产生的这类风险有多高。不过,盲目贪图便宜,或者误买假冒伪劣品,的确会遇到这些健康问题:
1.口腔黏膜受损
含大量SLS和漂白剂的产品,长期用下来会让口腔干燥、脱屑、刺痛,甚至诱发慢性炎症。10.2%用户反映有不适症状,尤其是年龄大、黏膜变薄的人更敏感。
2.牙齿美白越刷越黄
部分非法“美白牙膏”用刺激性强的成分“假美白”,看着刷完亮几个色号,其实是牙釉质被磨损、颜料覆盖,结果反而更容易出现牙齿敏感和变色。
3.氟中毒风险主要集中在儿童
数据显示,2岁以下婴幼儿误吞高氟牙膏,发生轻微氟斑牙和腹泻案例,但成年人只要用合规产品,吸收剂量远低于健康阈值。总之,真正高风险的是乱买乱用,不是正规大厂牙膏自身。
4.心理压力和焦虑增加
还有个被忽视的后果,看多了危言耸听的“黑名单”,部分人反复换牙膏,迟迟找不到安心的一款,结果每天刷牙都提心吊胆,反而影响生活质量。
用牙膏,别让恐慌绑架常识,选靠谱渠道的产品、适合自己的类型,基本就能规避绝大多数“风险”。
面对铺天盖地的“致癌黑名单”,盲目躲避没必要。靠谱的刷牙习惯和科学的选购方式,才更加管用。
1.认准正规渠道和品牌
不要只看广告包装和价格。选购牙膏看有无“SC”食品生产许可证号、厂家信息、是否标注执行标准(如GB8372)。正规电商、药房和大型超市,是首选。
2.根据个人需求挑成分
成人常规防蛀选含氟,敏感性牙齿就选薄荷少、低泡、中性配方。有牙周问题优选含抗菌成分的特殊牙膏,但不要长期单一用药物牙膏。
3.儿童牙膏必须低氟且控制用量
6岁以下孩子“豌豆粒大小”即可刷一次,漱口干净,避免误吞。
刷牙本质是“机械性清洁”,牙膏只是助力剂。越贵的不一定越好,关键在于安全、适量、规范使用。担心成分问题,可以多查资讯或询问专业牙医。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 郑小婉. 儿童也可用含氟牙膏吗?[N]. 中国妇女报
3. 国家药监局:三氯生相关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通报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GB8372-2017《牙膏安全性技术规范》
5.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2022年牙膏抽检报告
6.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致癌物列表
7. 美国FDA关于日化品三氯生管理政策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