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
“游船+市集”打造“有文化、有体验、能消费”新空间
保定府河“水陆联动”激活文旅消费新引擎
新开放的仿古码头,从设计到建设深度呼应保定运河文化底蕴。保定日报记郝子帅 摄
保定日报讯(记者郝子帅 通讯员郑硕茵)10月1日,秋日的府河波光粼粼,岸边仿古码头崭新开放,配套船坞、主题市集同步亮相——府河游船与“水游直隶·拾趣码头”主题市集组成的“水陆联动”消费新场景,既还原了保定古航运的繁盛风貌,让市民重温“母亲河”的烟火记忆,更成为激活保定文旅消费的“新引擎”。
新开放的仿古码头,从设计到建设深度呼应保定运河文化底蕴。码头及配套船坞以“还原古航运场景”为核心理念,采用钢木结构复刻传统古船质感,重现保定“鳞次栉比、帆樯林立”的历史意境。
6座船坞建筑各有功能,高度约5.5米:1号船坞引入“驴肉曹”品牌,集中售卖驴肉礼盒与保定文创产品;3号为游船售票码头,同步提供水韵直隶主题扇子、冰箱贴等周边纪念品;2号与6号则分别承担公共卫生间与中控室功能,统筹广场及河道亮化灯光,全力保障游览体验。
“水游直隶”游船项目主打“船行碧波、人戏画中”的府河韵味。游船缓缓破开水面,两侧步道的绿植层层铺展,清风掠过枝叶,水面漾起的绿波如流光绸缎。船上游客或轻声交谈,或举着手机定格满眼绿意,任温润气息随草木清香漫进心底,在这趟慢游中洗去周身纷扰,独享这份浸着自然意趣的“慢时光”。
“前几天刷到码头夜景的视频,一下子就动了心!担心国庆假期外出人多,就想着来‘家门口’看看美景。这水面又宽又静,秋高气爽的,感觉保定这几年变化太大了!”80岁的张兰身着一袭红色刺绣旗袍,微风拂过鬓边银丝,眼角眉梢满是暖意,她回忆道,“80年代刚到保定的时候,这条河就已经没法行船了,只听过它曾有热闹水运的辉煌历史。今天这趟真是不虚此行!看着河水通了、景色美了,旅游又多了新花样,打心眼儿里为保定的发展高兴!”
水面漾起的绿波如流光绸缎般轻轻裹住行船。保定日报记者郝子帅 摄
据悉,“水游直隶”项目中敞篷船、观光船、乌篷船的游览线路从天水桥码头至刘守庙码头,单程约30分钟,全天共设5个班次,游客可通过“水游直隶”公众号线上预约。
岸边同步开启的“水游直隶·拾趣码头”主题市集,更是国庆期间的核心亮点。市集总长约200米,设27个展位,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聚焦本土特色,市集邀请农产品协会入驻,保定三宝、望都炸辣椒、阜平酸枣汁等地方特产集中亮相,满是勾人回忆的“家乡味”;针对家庭游客,市集引入套圈、飞椅、穿梭车等亲子游乐项目,让家长与孩子共享温馨“亲子时光”。除了“吃、喝、玩、购”,市集还暗藏文化巧思——部分展位融入保定传统非遗元素,让市民在休闲消费中感受本土文化魅力。
“水游直隶”周边纪念品。保定日报记者郝子帅 摄
“水游直隶”周边纪念品。保定日报记者郝子帅 摄
“水陆联动”的设计,让消费场景形成闭环。此次开放不仅注重文化呈现,更通过引入老字号、文创品牌,为码头注入长效活力。国庆期间,市民可乘游船赏运河风光,逛主题市集品本土美食,在仿古码头感受保定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后续我市还将规划“西大街—总督府—运河码头”全域游览路线,进一步串联保定历史文化地标,深度挖掘“母亲河”的烟火气与历史价值。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