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洪安古镇那天,又是一场不小的雨,下车后,跨过淌水的马路,不加选择地躲进一家客栈。老板娘递给我一把小竹椅,转过头又拿来抹布帮我擦去行李箱的水渍。
“ 你要住宿吗?镇子里面大酒店和民宿很多,条件都不错,我的客栈是去年新开的,最有利的地方是车站就在对面,客人来往方便。” 随后从登记柜下面取出一张古镇的游览导图。
洪安古镇就在清水江边,一脚踏三省。江水在此打了个弯,把重庆(四川)、湖南、贵州轻轻分开。清代诗人章恺曾作诗《咏秀山》:“蜀道有时尽,春风几处分,吹来黔地雨,卷入楚天云。”
过了茶峒大桥就是湖南,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如今成了网红景点,要比洪安古镇更热闹。我想住宿还是安静一些好,而且价钱也不会很贵,何况马上就是五一小长假了。
趁着雨小了一点,赶紧到古镇去看看。老街并不长,可台阶很多,不是上就是下,街道也用青石板铺就,两旁是木结构的吊脚楼,黑瓦灰砖墙面,檐下挂着经风吹雨淋几近褪色的灯笼。有些房子年久失修,木板已经发黑,裂缝里钻出几丛野草,树枝叶片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在细雨中轻轻颤动。道路两旁每隔十几米,就有一个质朴的石水槽,上面刻有的铜钱、动物、宝剑纹样依稀可辨,可能是镇宅辟邪的物件,集浩然君子正气于一身。也可能是盛水灭火的设施吧。但在当下起到了景观装饰作用,为古镇增添古朴的韵味,与古镇的整体风格相融合,营造出独特的水乡氛围。
这座古镇好像是借光对面边城的繁荣而发展,可又受到“挤兑”,人们都扎堆到茶峒边城,这里游客寥寥无几,古镇的商业氛围没有其他地方那么浓厚。街上的商铺卖的多是手工艺品及本地特产—有竹篾编织的笸箩、簸箕、提篮和腊肉、辣酱、霉豆腐、米酒等食物。
阳光铺进了一家小吃店,老板捧着一杯茶水靠着门框,看店门外的老人玩花花牌,孩子则趴在餐凳上写作业,杯里的热气袅袅上升,又被穿堂风吹散。镇上的建筑还是很特别的,不少深宅大院的外墙基础是鹅卵石砌成的,经受了历史的打磨,至今仍然坚不可摧。
1949年刘邓大军挥师入川,吹响了挺进大西南的号角。解放军从湘西入川,踏上洪安渡口上由老百姓搭建的浮桥,几十万大军在桥上走了七天七夜,进驻洪安。刘伯承、邓小平的二野司令部就设在洪安老街上的一座四合院内。如今,这座四合院就是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陈列馆。 走进陈列馆大门,四合院门口挂着警卫室的牌子。屋里是两张简易木板军床,床上是军被军毯。里面右边的一间屋,是会议室,桌子上放有一盏尘土覆盖的马灯,在会议室左边屋里,陈列着手枪套,子弹套,雨具等。从另一个大门进去,放着一只小竹筏,这是当年渡河用的工具,对面屋里放着一叶小舟,这也是当年渡河用的船。司令部的二楼是作战室,摆放有立体地形作战图,图上标志着进军路线。另外还有进军大西南战略态势图,醒目的展现了战略形势与战役地点;在作战室的板壁上,挂有刘邓首长在洪安的留影,从他们轻松的神情可以看出当时解放战争的明朗形势。站在七十多年前的司令部旧址上,仿佛让人回到了当年的情景里,如亲临当年的战斗,目睹刘邓当年指挥千军万马的风采。
1949年10月6日清晨,解放军发起冲锋,强行渡江,一举拿下了洪安渡口,守敌见大势已去,迅速溃退逃跑,洪安古镇解放。二野司令部住进洪安的第二天,就解放了秀山县城。当年挺进大西南的刘邓大军司令部就设在这座大院里,现在这个旧址已经成为红色廉政教育基地。
逛完了纵向的主街,下意识地又走进横向的小巷,一些民居大门挂着锈蚀的老锁,想必是搬进新居了,门头上还有文革时的遗迹,砖雕的“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九个字格外清晰。小巷都不深,紧挨着洪安涧河,有人在河边垂钓,又好像不为钓鱼,有人在河堤慵懒地闲逛,一派慢生活的节奏。
河上有一座廊桥,连接一个被芦苇包围着的小岛,桥头一位打瞌睡的老汉感觉到我的靠近,头也不抬地指指对面说,那边就是独独的一个岛,建了个宾馆,叫三不管岛度假村吧。我上岛看了一圈,宾馆很新,也上档次,可惜关门停业了。
晚上,我在江边的小饭馆,点了一盘酸汤鱼和青蒿耙耙。老板说鱼是早上刚从江里捞的,汤是用本地番茄和米醋熬的,果然鲜得很,粑粑用糯米面包了肉馅,吃起来带有清香的味道。邻桌坐着一对年轻情侣,女孩穿着苗服,银饰叮当作响,男孩举着手机给她拍照,女孩笑着摆姿势,身后的江水泛着细碎的阳光。
在通往洪安渡口的路旁,竖起一排高高竹笆墙,墙上一组组饶有风趣的风俗画和文字,向人们讲述着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里主人公翠翠的故事。
“拉拉渡”还在,只是不再是翠翠爷爷那样的老船夫了。船工穿着救生衣,手里拿着对讲机,船也装了马达,“突突”地响着,少了些旧时的韵味。船工们大声吆喝着,渡口显得非常忙碌。周围的重庆火锅店、抄手铺里异常热闹,叫喊声此起彼伏。渡口旁立着块石碑,刻着小说里的句子,游人排队拍照,拍完就走,很少有人真的读完。江面上浮着一层薄雾,远处的山若隐若现,仿佛还是沈从文当年写下的样子。
傍晚时分,远处的山影渐渐模糊,只剩下一道深青色的轮廓,游船亮起了灯,在江面上拖出一道晃动的光影。入夜后,街上的灯笼全亮了,红彤彤的一片,映在江水里,像是另一座颠倒的边城。游客坐在伏在清水江栈道的栏杆上,安静地看着对岸的灯火。只是不知道,如今的边城,是否还有人记得那个等不到的翠翠。
2025年5月16日
编辑:向日葵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