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不拢就打,中国正式下第6号令,对美涨价开始,特朗普故作镇定

中美贸易问题不是新鲜事儿,早从2018年关税战打响,就没消停过。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总觉得中国在知识产权和市场准入上占便宜,301调查成了家常便饭。这次焦点在海事和造船领域,美国从2025年4月就开始酝酿,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启动301调查,说是为了国家安全和公平竞争。结果呢,10月14日正式落地,对中国公司拥有或运营的船舶、中国造船舶、中国籍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每净吨起步50美元,到2028年涨到140美元。这笔钱看似小,实际对航运公司是雪上加霜,尤其是中远海运这种巨头,预计2026年总费用就得32亿美元。

为什么美国盯上这个?说白了,就是想掐中国在全球航运的脖子。中国造船业占世界一半以上,订单源源不断,美国本土造船厂早就落伍了,靠进口船维生。这次加费不光是收钱,还变相逼企业换船源,推美国供应链“去中国化”。但这招儿老套路了,早几年美国就用过类似手段,阻挠香港港口股权交易,理由还是“安全”。中国这边呢,一直强调对等原则,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脚,不玩虚的。10月10日,美国刚放风,中国交通部就预告反制,14日直接上马。这节奏快得让美方有点措手不及,贸易战从陆地打到海上,公海都成战场了。

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甩出第6号令,直指韩华海洋株式会社在美国的5家子公司,包括韩华费城造船厂和韩华海洋美国公司。措施简单粗暴:禁止中国企业跟它们交易,冻结在华资产,自当天起执行。理由呢?这些子公司协助美国301调查,提供中国造船业数据,损害中国利益。商务部发言人高峰直言,这违反国际法,严重伤及中国企业权益。

韩华海洋是韩国造船头牌,全球排名前茅,在美分支本是桥头堡,这次挨刀子,损失不小。股价14日跌5.8%,订单延误,零部件供应链卡壳。韩国政府急眼了,通过使馆求情,中国外交部16日回应,愿对话但底线不动摇。这令儿不是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反制。美国调查从海事物流到造船,全链条下手,中国不玩大的,只挑关键点。

为什么选韩华?韩国外交骑墙派,一头亲美,一头靠华经济。芯片联盟、联合军演让北京警铃大作,这次调查韩企跳出来,踩雷了。中国没点名韩国政府,只打企业,留了余地。这策略高明,避免外交翻脸,但力度够,韩企界人人自危。数据显示,韩国对华出口占总量的25%,造船业更依赖中国订单,这次一刀切,短期内转向东南亚难,成本翻倍。长远看,韩国得掂量,左右逢源的日子不好过了。

第6号令还透着中国应对外部压力的新套路。过去多是国家层面对抗,现在下沉到企业维度,像下棋,落子精准。商务部设举报热线,企业须报告交易,合规成了硬杠杠。这不光针对韩华,对三星、现代这些韩企也是警钟。全球产业链嵌入中国深,制裁一出,波及面广。日本东京的贸易商暂停订货,欧洲供应商审合同。

中国交通部10月14日发布的《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十条规定干货满满。针对美国拥有、运营或悬挂美旗的船舶,每次进出中国港口收钱:2025年每净吨400元人民币,2026年4月17日起640元,2027年880元,2028年1120元。豁免自家船,标准对等美国。这不是报复,是原则:你加我减不了,我就跟你同步涨。

经济账算下来,美国先动手,中国跟进,互怼成本高。美国的50美元起步,看似低,但对大船吨位大,累计惊人。中国400元约合56美元,一来一回,航线利润薄的船公司直哭。洛杉矶港、长滩港调度乱套,几艘船临时改道欧洲,运价指数10月14日跳涨3%。中远海运首当其冲,但它全球布局广,能转嫁部分成本。美国马士基、赫伯罗特这些巨头也慌,亚欧线绕道,油耗多20%。

特朗普这边,10月15日通过社交平台发文,说愿意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财政部长贝森特跟进,称高层会晤照旧。这从10月10日扬言100%关税的强硬,转到缓和,落差明显。表面镇定,实际被动。中国反制快准狠,没给他时间造势,国内通胀高,选战关键期,加关税等于自找麻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财经   号令   镇定   中国   正式   美国   三星   造船业   韩国   船舶   反制   美元   交通部   海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