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创新药行业又迎来利好爆发期:

10月16日至17日,两天时间内,普瑞金、奥赛康、海和药物、维立志博、翰森制药等5家国内药企纷纷宣布达成了商务拓展(BD)交易。
10月22日,国内PD-1“四小龙”之一的信达生物,公告与日本药企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信达生物将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含1亿美元战略股权投资,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102亿美元。
但,一连串的好消息并没有给二级市场带来什么提振,截至港股收盘,创新药相关指数纷纷跌超1%,自10月8日以来港股创新药指数跌幅超过15%(数据来源:Wind,2025/10/23)。
这和前几个月烈火烹油的创新药行情里,一则BD消息就能使得相关企业股价翻番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发生了什么?市场对创新药企BD出海的叙事逻辑“脱敏”了吗?
创新药企BD出海的叙事逻辑不灵了?对此,众说纷纭:
有分析称,是流动性的因素,在市场缩量环境下,风险偏好略有下降,对部分产业利好的定价或有延后;
也有说创新药前期上涨后的估值压力还未消化,板块还是“贵”;
还有说,市场对BD交易金额已经不感冒,管线能否推进才是关键……
8~9月,国内创新药企业缺乏较大BD交易催化,行情也陷入阶段性平淡;但近期BD交易落地重回密集发布周期,佐证了中国创新药引领产业升级的趋势不变:
截至2025年10月21日,中国创新药单年对外许可总金额突破1000亿美元,再次创造历史!(来源:第一财经)
此外,海外MNC团队在暑休后回归,也将加速年内预算使用,国内创新药竞争力提升+BD出海的逻辑目前仍在演绎中,双抗及ADC等赛道年内仍有潜在大BD交易。
相比一二季度,医药板块当前交易情绪和估值回落到舒适区域,静待资金回流。
催化方面,关注三季报业绩改善方向预期与BD交易的密集落地情况。
国内创新药产业的主要看点,仍然是国际竞争力提升+BD出海。
美国方面,7~9月医药行情波动,受到特朗普多轮政策施压,包括:
但正如此前的TACO交易(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押注行情V型反转)一样,对行业的短期情绪影响或大于实际影响。
从交易逻辑上看,美国医药降价压力将更加迫使MNC企业(跨国大型药企)转向寻求“高研发效率与低成本”的中国创新药企业BD交易,同时在实操层面亦有规避行政令的多种手段,行业经历多轮TACO后,当前潜在利空有限,产业趋势强化、叙事逻辑未受影响,短期内更加严厉具体的落地执行措施预计有限,不会根本逆转市场预期。
交易层面看,8~9月科技板块内部经历多方向轮动上涨行情,医药方向相较上半年上涨节奏出现阶段性钝化,创新药指数高点回调-10.51%,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进入第四季度后,事件催化预计将多于7~8月,包括ESMO后(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数据披露与MNC谈判接洽节点;行业内BD落地兑现速度进入年内最后高潮部分。
A股医药生物行业情绪面交易已回落至历史50%分位下方,创新药与CRO(医药研发外包)处于接近历史中位数;
医药生物(申万)PE-TTM(动态市盈率)为38.51倍,位于近十年65.75%分位,恒生医疗保健指数PE-TTM(动态市盈率)为33.6倍,PS-LF(最新市销率)为1.98倍,分别位于近10年24.41%与75.86%分位,估值分位相较全A溢价处于低位水平。
产品跟踪指数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旨在反映香港上市最大的30家生物科技公司之整体表现, 包括在香港交易所透过上市规则第18A章上市的公司。
前十大权重股最新包括:药明生物、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等

(注:截至2025.10.22,不作为个股推荐)
产品跟踪指数为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质能、其他生物业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前十大权重股最新包括:联影医疗、百济神州-U、百利天恒、惠泰医疗、艾力斯、君实生物-U、泽璟制药-U等

(注:截至2025.10.22,不作为个股推荐)
风险提示: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不代表产品业绩。ETF二级市场价格表现不等于基金净值表现。本资料仅作为信息分享,不构成投资依据和建议。涉及个股不作为推荐。
上述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分股及备选成分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
恒生医药ETF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
上述基金为ETF基金,投资者投资于上述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等潜在风险、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申购赎回清单差错风险、参考IOPV决策和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衍生品投资风险等。
恒生医药ETF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 还面临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汇率风险、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等。
T+0特别风险提示:恒生医药为跨境ETF,实行T+0回转交易机制(即当日买入,在交收前可以于当日卖出),资金运作周期短,可能带来短期波动风险,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变动不代表基金净值表现。
科创板特别风险提示:科创医药ETF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会面临科创板机制下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较大的风险、流动性风险、退市风险等。
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法律文件,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