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改造困局:如何盘活这座“沉睡”的历史瑰宝?

商丘古城作为历史文化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但在改造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局。为了盘活这座“沉睡”的古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管理体制层面

● 建立统一管理机构:当前古城管理涉及文化局、旅游局、古城办事处等多个部门,容易出现“九龙治水”却无人负责的情况。可设立一个“副厅级单位”全面接手古城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明确其责任,甚至对相关负责人实施退休追责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为古城的长远发展绘制统一且持续的蓝图。

● 举全市之力推进:调动全市资源,在拆迁、建设、配套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例如,加快拆迁进度,为古城建设腾出空间;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如道路修缮、水电供应、通信网络等;繁荣古城业态,吸引各类商家入驻,促进经济发展。

历史建筑保护层面

● 加大财政投入与吸引社会资本:设立专项保护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对参与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

● 明确产权责任与加强管理:对于私有产权历史建筑,明确产权人的保护责任和义务,对积极参与修缮保护的产权人给予资金补贴和荣誉奖励;对于公有产权历史建筑,明确管理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建立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

● 培养与吸引专业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本地专业人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商丘工作。

● 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商丘古城历史建筑的保护价值和意义,普及保护知识。将历史建筑保护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编写相关教材和读物,开展教育活动,培养公众特别是学生的保护意识和文化传承意识。

文旅融合发展层面

● 丰富旅游业态:依托古城内的府衙、文庙、应天书院、壮悔堂、城湖等资源,打造廉政文化博物馆、中小学国学研学基地、戏曲文化基地、体育赛事和水上运动基地等,培育文旅消费新增长点。

●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按照“1234N”总体发展思路,着力做好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积极打造古都游、考古游、红色游、研学游、寻根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努力打造华夏历史文明殷商文化之源传承创新区、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

● 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配套:对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标准,不断完善古城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配套,如建设停车场、修缮道路、实施绿化等。同时,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

● 优化商业业态与消费场景:按照“古城风、现代味、人间色、烟火气”的要求,打造以游客为中心的消费新场景,持续推动古城商业业态优化提升。例如,打造特色步行街,引进特色美食、特产商铺、民宿民俗、文旅文创等优质业态;盘活古城资源,活化利用老街、老巷、老房、老厂,让老字号、老店铺、老工艺、老品牌回归古城,满足游客对古城原生态的向往。

营造古城氛围层面

● 限制机动车通行:在古城四门入口处建设大型停车场,禁止机动车入内,政府提供一元随便坐的观光车,同时允许自行车、二轮电动车自由通行,营造安全、舒适、宁静的古城氛围。

● 吸引原著民回城与名人入驻:欢迎有条件的原著民回城生活,恢复古城的烟火气;通过邀约招标的形式,吸引全国的文化名人如书法家、画家、影视明星、作家等入驻闲置的四合院,形成名人汇聚效应,让文化成为古城发展的灵魂。

● 改善古城亮化:针对目前商丘古城门楼亮化存在的问题,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改进亮化方式,如在城门楼外侧安装照射灯往城门楼上打光照射,提升古城的夜间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3

标签:历史   商丘   困局   瑰宝   古城   建筑   层面   基地   责任   基础设施   文化   产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