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昼最长的夏至翩然而至,热烈的阳光宣告着盛夏的盛大开场。在这个特殊节气,除了蝉鸣、绿荫与流萤,各地别具风味的夏至美食,更是时光馈赠的独特宝藏,在唇齿间演绎着夏日风情。
夏至面:南北共赏的舌尖雅韵
“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吃面的传统源远流长,在华夏大地广泛流传。此时新麦刚收获,新麦面粉新鲜上市,口感与营养俱佳,吃面不仅有尝新之意,还饱含着人们对丰收的庆祝。
北方的夏至面,种类丰富多样,宛如一场面食盛宴。北京炸酱面,浓郁的炸酱裹满劲道面条,再搭配黄瓜丝、豆芽等清爽配菜,咸香与清爽交织;山西刀削面,中间厚两边薄、棱锋分明,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浇上鲜香卤汁,令人大快朵颐;陕西臊子面,红亮的油泼辣子、鲜嫩的臊子肉、五彩的配菜,酸辣可口,每一口都充满陕西风情。
南方的夏至面同样毫不逊色。江苏镇江锅盖面,面条爽滑劲道,锅盖煮面的独特方式,让面汤更具醇厚风味;浙江杭州片儿川,雪菜、笋片、肉片是经典搭配,鲜爽开胃,充满江南水乡的烟火气;福建虾面,以虾汤为汤底,融入鲜虾、鱿鱼等海鲜,鲜香四溢,彰显海边城市的海味特色。
夏至蛋:湘南地区的滋补食俗
在湘南的衡阳、郴州、永州和湘西,夏至吃蛋是一项备受珍视的传统习俗。“吃了夏至蛋,热天不疰夏”,简单质朴的话语,道出人们对夏至蛋的信赖。
清晨,大人们将鸡蛋放入水中煮熟,红彤彤的鸡蛋,带着温暖的烟火气息,放入小网兜挂在孩子胸前,成为孩子夏日里的“守护符”。中午,剥掉鸡蛋壳,鸡蛋蛋白嫩滑,蛋黄绵密,或是就着温热的鸡蛋汤一起下肚,简单却营养满满,为夏日里辛勤劳作的人们补充能量,带来强健体魄的美好期许。
馄饨与麦粥:无锡人家的安康祝愿
“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在江苏无锡,夏至这天,早餐的麦粥与午餐的馄饨,承载着家庭和睦、四季安康的美好寓意。
麦粥,以麦粒熬煮而成,麦香浓郁,口感软糯,在炎炎夏日清晨,一碗麦粥下肚,唤醒肠胃,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而馄饨,形状圆润饱满,像极了象征团圆的元宝。薄皮包裹着 鲜嫩的馅料,煮熟后,连汤带馄饨舀入碗中,撒上葱花、紫菜,入口爽滑,汤汁鲜美,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馄饨,其乐融融,将幸福与安康包进每一个馄饨里 。
豌豆糕:老南京的童年记忆与祈愿
老南京的夏至,少不了豌豆糕的清甜。炎热夏日,人们食欲欠佳,豌豆糕便成为开胃的佳品。
嫩黄的豌豆糕,质地细腻,入口即化,带着豌豆的清香与丝丝清甜。老南京的风俗里,大人会让小孩骑坐在门槛上吃豌豆糕,“安豆”在南京话中有平安之意,希望孩子吃了豌豆糕,能平平安安、百病不侵,在甜蜜滋味中茁壮成长,承载着长辈对晚辈满满的疼爱与祝福 。
夏至的美食,是地域文化的生动注脚,是传统习俗的温暖延续。每一口夏至美食,都融入了自然的馈赠、生活的智慧,让我们在品味美食中,感受夏至的独特魅力,将这美好的节气记忆,镌刻在岁月长河里 。
2025年:第232期
更新时间:2025-07-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