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关的偏偏是海底捞新加坡首店?

还记得第一次在克拉码头排队等海底捞的日子吗?13年了,海底捞新加坡首店,由于租约到期,即将在8月31日正式告别。为什么这个刷新无数新加坡人用餐体验的旗舰店会选择关闭呢?

图源:脸书@Haidilao Singapore

出海第一站

海底捞在8月13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我们在新加坡的第一家门店,让许多当地食客有机会品尝到中式火锅。它也为我们的团队和顾客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

图源:脸书@Haidilao Singapore

凯德集团(CapitaLand,)CEO ErvinYeo昨天(8月14日)在社媒上分享了一件当年的趣事:当年,许多商场对于以高客流量为基础、希望在城镇中开设的火锅概念持怀疑态度,于是海底捞和克拉码头互相打赌,于是在克拉码头一个当时毫不起眼的二楼单位开张,而不是一楼的黄金地段。然而它成了必去之地,新加坡人从全岛各地蜂拥而至,只为排队吃火锅。

2012年落地克拉码头后,海底捞独特的服务体验刷新了不少新加坡的认知,不少本地人是第一次在餐厅看到川剧的变脸,也是第一次体验到在餐厅美甲。

图源:领英@Ervin Yeo

它除了刷新消费者认知,也拔高了从业人员待遇。当年,新加坡餐饮一线岗位月薪普遍在1200 – 1400 新元, 而海底捞直接给到1700新元的起薪。

克拉码头店的意义不仅仅是新加坡的第一家门店,更是他们立足海外的第一站。克拉码头店的成功,不仅让海底捞站稳新加坡,辐射东南亚,也是成功出海的纪念碑。他们的成功也带动了中国新餐饮的出海潮。

如此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店面,为什么会选择租约到期以后关闭呢?是经营状况出了问题?还是火锅业态不行了?

是经营的问题吗?

如果经营真的出现的问题,股市一定会有反应,而从海底捞近5日的股票行情来看,自8月13日公布消息之后,股价有一波上扬,随即整体趋于平稳,仅有小幅下滑。

图源:雅虎财经

而且,克拉码头店也并非海底捞在新加坡关闭的第一间店铺,此前也关闭了位于勿洛、巴西立和榜鹅的三家餐厅。

横向来看,随着新中餐的出海,各类餐饮都来到新加坡试水,有的存活下来,有的却遗憾离场,但是海底捞全岛依然有16家餐厅可以选择。我们认为,这个侧面能反映出他们品牌的生命力。

那是不是大环境不行了?

从宏观来看,根据新加坡餐饮协会(RAS)公布的最新数据,继5月增长1.0%后,2025年6月餐饮服务销售额同比增长 0.1%。经季节性调整后,2025年6月餐饮服务销售额较上月下降 1.5%。

图源:RAS

简单总结,市场变化比较平稳,关店跟大环境没啥关系。尤其回顾海底捞在中国的操作后,让我们更加笃定这个结论。

关店的内幕

早就干过了

事实上,克拉码头店的关闭早有准备。关闭之前,海底捞在克拉码头附近布局了几家店,包括IMM, Bugis+,以及狮城大厦。

相关的操作,中国国内也上演过一次,在2021年,海底捞中国启动了“啄木鸟计划”,他们停止扩张,关闭了全国300家门店。而在4年之后,逐步恢复了关闭的门店。

也许,在新加坡的这一波与当年的“啄木鸟计划”如出一辙,毕竟新加坡人口只有600万,再没有探到增量的顶之前,是一定会扩张的。也许,他们现在觉得是时候暂缓脚步,好好运营存量了。

但是问题还没有结束,为什么偏偏会是克拉码头店?为啥到期却不续约?

克拉码头不行了?

声明中提到主要考虑因素是劳动力成本、分店位置和租金成本。我们试着从后面两点找到答案。

中部市场疲软

相较于新加坡其他核心商圈,疫情后克拉码头店的月度人流量与销售额恢复速度更慢,仅为2019年同期的75.7%。

房产公司第一戴维斯的报告指出,全岛零售空置率环比上升至7.1%。而中部地区零售空间空置率从7.6%升至8.2%。

此外,市中心核心区域占用空间减少了75000平方英尺(约7000平米)。

这堆数据的意思就是:克拉码头人确确实实少了,顾客确实没那么多了,经营的上限变低了。

这不,前两天政府还推出酒类销售延长的政策,几乎实锤了要提振区域消费的事实。

图源:滨海湾金沙

租金上涨

据市区重建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央区域租金环比上涨0.9%。

写到这里,克拉码头的情况就比较清晰了:租金涨了,顾客少了,员工工资还得照发。

因为外部环境降薪?换了你是海底捞的员工,你原意吗?

海底捞的解法

务实共赢

而海底捞的做法是,将整个克拉码头店的核心团队迁移至狮城大厦店。大家依然多劳多得,店面盈利也要蒸蒸日上,这是一种务实的举措,图的还是一个双赢。

正如他们在声明中提到“将继续通过多样化的概念和提升的用餐体验来服务本地市场。”

为什么要走多样化的概念?

火锅业态要凉凉?

虽然餐饮业大环境趋稳,但是另外一个大环境是由影响的——新加坡的人口结构。

根据Savills Research的最新数据,新加坡租赁市场在2024年第四季度呈现出“小户型走俏,大户型遇冷”的分化趋势。

小户型走俏反映的趋势是新加坡家庭结构变小。而吃火锅,是要凑桌的嘛。一个人去吃个寂寞吗?(即便海底捞会贴心的给你人偶陪伴,但是懂的都懂)

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新加坡的火锅业态要凉凉?

Axusv的调查数据显示出了乐观的预估:他们认为新加坡的火锅市场潜力仍在,预估2026年至203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73%。

图源:领英@axusv labs

即便如此,海底捞却早已积极探索新业态。海底捞旗下品牌“嗨一碗”(Hi Noodle)主打中式面食和小吃,同时在用餐体验上将AI和自动结账系统结合。通过品类差异化,横向拓展不同消费需求的增量市场。

图源:IG@hinoodle.sg

海底捞克拉码头店的关闭,是针对餐饮业在新环境下的适应和进化。

从2012年的勇敢尝试,到2025年的理性调整,海底捞尝试用他们的方式来诠释“因地制宜”。

他们调整的过程中,对多方利益的考虑和平衡的做法,也值得肯定。正如他们在声明中提到:“为感谢支持克拉码头店的顾客,新加坡海底捞将送出价值超过80万新元的餐饮券。符合条件的会员将获得一张价值20新元的电子优惠券,可在新加坡任何一家海底捞门店兑换,无最低消费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6

标签:美食   新加坡   海底   码头   火锅   餐饮   租金   中国   环境   数据   顾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