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呀,我是果果的妈妈,97后的普通全职宝妈。
记录成长中的小碎片,
分享育儿路上的“干货”,
和你聊聊当妈妈的那些心事、爱与疲惫。
文|果果的慢时光
在后台,收到过不少妈妈的留言:
“婆婆带娃总是管太多,我真想让她别管了。”
“老人带娃带得不好,真想让她回老家。”
“要不是看在她帮忙带娃的份上,真不知道怎么相处下去了。”
可很少有人愿意去想一句话:
“不是他们应该帮你带孩子。”
你有没有想过,那些帮忙带娃的老人,究竟过得有多辛苦?
在很多老人心里,带孙子,是亲情,是喜欢,是“帮衬”。
可在很多年轻人眼里,带娃,成了老人“理所当然”的工作。
他们白天带孩子,夜里哄睡;一整天围着孙子转,手里端着碗,眼里盯着娃。
有人说,老人不是想带娃吗?
是,他们想带。
但“偶尔抱一抱”,和“全年无休”,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很多老人从城市到城市,从老家到新房,从有自己生活的老人,
变成了彻底失去自由的“保姆”。
没有假期,没有工资,更没有一句感谢。
02|身心俱疲,却不敢“不带”
现实里,多少帮忙带娃的老人,其实是在“被逼着坚强”。
不是他们真的愿意牺牲晚年,
而是他们知道:孩子没人带,儿女太累。
我曾看到一个采访视频里有一位老人说:
“我不想帮忙带孙子了,可是如果不帮,孩子怎么办?儿子媳妇怎么上班?”
这就是很多老人的心声。
他们知道自己年纪大了,知道自己带不动了,
知道身体不行了,但他们不敢撒手。
怕孩子没人管,怕家里散了,怕子女埋怨,怕亲情变冷。
于是,他们咬牙撑着,
把所有的苦和累,咽进肚子里,一句都不敢说。
很多年轻父母抱怨:“老人带娃带不好。”可在老人眼里,
他们拼尽了全力,却换来一句“你怎么带的?”
说是帮忙,却总是被挑毛病;
做得多,反而被嫌弃。
很多老人嘴上不说,心里早已千疮百孔。
他们忍着身体的痛,熬着精神的累,
却要在儿女的指责里,学会“闭嘴”。
帮忙带娃,慢慢变成了“受气”。
04|被困住的晚年,被忽视的他们
有多少老人,是从“退休享清福”,
变成了“再干一辈子活”。
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圈子、朋友、爱好;
搬进了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房子,白天带娃,夜里失眠。
年轻人觉得老人不求回报,可他们失去的,谁看见了?
一个本该跳广场舞、和老友聊天的年纪,却只能被困在小小的家里,
围着孙子打转。
他们的晚年,被困住了。他们的辛苦,被忽视了。
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他们“太爱”这个家。
“老人不是免费保姆。”这不是一句道理,
是无数老人在帮忙带娃的过程中,用身体和心换来的现实。
他们不是欠我们什么,他们是愿意帮我们一把。
但帮忙,是情分,不是本分。
别等老人扛不住了,才想起感恩;别等他们满身疲惫,才说一句“谢谢”。
他们曾为我们付出半生,如今又为我们的孩子付出余生。
这个世界上,
没有哪位老人,天生该为儿女的家,拼尽晚年时光。
END
你身边有在帮忙带娃的老人吗?
你有没有听见过他们的沉默与疲惫?
留言聊聊,
请记住:帮忙,是心甘情愿,但不是天经地义。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