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朝花夕拾
▲隋文帝 杨坚
杨坚(541—604),弘农郡华阴人。出身关陇贵族,袭父爵为随国公,后以外戚身份掌握北周朝政。581 年,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年号开皇。
589 年,他挥师南下灭陈,结束近三百年分裂局面。在位期间,实行三省六部制,简化了地方行政;他创立科举制,打破门第选官;他实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他开创了 “开皇之治”,使隋朝国力鼎盛。
604 年,杨坚驾崩,但其建立的制度体系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
▲隋炀帝 杨广
杨广(569 - 618),隋文帝杨坚次子,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
早年他率军平陈,完成统一。在即位后,营建东都洛阳,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他严格推行父亲创立的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垄断。
但他好大喜功,频繁发动对高句丽战争,滥用民力,致使民怨沸腾。各地起义不断,618 年,在江都被部将缢杀。
他的一生功过参半,伟业与暴政交织,加速隋朝灭亡的同时,也深刻影响后世发展。
▲南朝陈后主妃 张丽华
张丽华(559 - 589),出身贫寒,因父兄织席为生。十岁入宫为龚贵妃侍女,因姿容绝美、聪慧灵秀获陈后主陈叔宝宠爱,生下太子陈深。
她深得后主信赖,常于朝堂垂帘听政,参与政务决断。随着陈朝国政日非,她也被视为 “红颜祸水”。
589 年隋军破城,陈后主携她与孔贵嫔躲入枯井,终被隋军俘获,后被长史高颎以 “祸国” 为由斩杀,香消玉殒,其命运与陈朝覆灭紧密相连。
▲唐高祖 李渊
李渊(566 - 635),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北周关陇贵族,袭封唐国公 ,凭借姨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在隋朝历任多职。
隋末大乱,617 年,时任太原留守的他,在次子李世民劝说下于晋阳起兵,挥师南下,迅速攻入长安。次年,李渊受隋恭帝禅让称帝,国号唐。在位时,他命人统兵平定各方割据势力,完成全国统一;还确立官制、恢复科举、制定唐律等,奠定唐朝制度根基。
626 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为太上皇,635 年病逝 。
▲唐太宗 李世民
李世民(598—649),唐高祖李渊次子。她少年从军,鼓动李渊晋阳起兵,领兵平定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统一立下赫赫战功。
626 年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在位期间,虚心纳谏,任用贤良,轻徭薄赋,开创 “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重创高句丽,获尊 “天可汗”。
649 年崩逝,但其文治武功成为后世帝王典范。
▲唐高宗 李治
李治(628 - 683),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唐朝第三位皇帝。以仁孝被立为太子,即位后延续贞观政策,灭西突厥、百济、高句丽,将唐朝版图扩至最大,史称 “永徽之治”。
他体弱多病,委政于皇后武则天,致使武氏势力渐长。后期武则天参与决策,逐步掌握朝政。683 年,李治驾崩,其在位时既有守成之绩,又因过度倚重武则天,为武周代唐埋下伏笔,他的一生功过交织,充满争议 。
▲女皇 武则天
武则天(624 - 705),并州文水人。十四岁入宫为唐太宗才人,后成为唐高宗昭仪,她击败王皇后、萧淑妃,最终被立为皇后。显庆五年起,她开始协助高宗处理朝政,并称 “二圣”。
高宗驾崩后,她临朝称制,废唐中宗、唐睿宗。690 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女皇帝。在位时推行科举改革,创立殿试、武举;重视农业生产,但重用酷吏,引发争议。
705 年被迫退位,同年病逝,留下无字碑,功过任人评说。
▲唐玄宗 李隆基
李隆基(685 - 762),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朝第七位皇帝。即位初,他诛韦后、太平公主,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推行改革,开创 “开元盛世”,使唐朝达至鼎盛。
后期怠于政事,宠信李林甫、杨国忠,沉溺杨贵妃,引发 “安史之乱”。叛军逼近长安,他被迫赐死杨贵妃,逃亡蜀中。756 年,太子李亨即位,他被尊为太上皇。
762 年,李隆基在抑郁中病逝。其一生历经辉煌与衰败,他成为大唐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
▲贵妃 杨玉环
杨玉环(719 - 756),蒲州永乐人,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初为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王妃,后被玄宗册为贵妃,“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她得宠十余年,杨家权势显赫,堂兄杨国忠官至宰相。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逼近长安,玄宗携其逃亡蜀中。行至马嵬坡时,禁军哗变,要求处死杨国忠与杨玉环。为自保,玄宗赐其白绫自尽,一代红颜香消玉殒,其爱情悲剧与大唐盛衰交织,成为千古绝唱。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