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券狂欢下,奶茶店员“忙哭”,商家“亏到肉疼”?

近期,各大外卖平台竞相推出“0元购”活动,其中美团、京东、淘宝等平台尤为积极,纷纷发放高额补贴券,这一举措对奶茶、咖啡等高频消费品类产生了强烈冲击。乍一看,这仿佛是“羊毛党”的盛大狂欢,但在这场流量盛宴背后,门店、员工和商家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0元券的大量发放,不仅让顾客应接不暇,直呼“喝不完”,也让店员忙得不可开交,甚至无暇喝水,更有店员直言“即便爆单也无奖金可得”。


一、门店运营陷入紊乱:订单井喷,设备瘫痪

在成都,多家咖啡店因美团的“0元券”活动,单日订单量陡然激增至二三百单。顾客下单后,往往需等待2 - 3小时才能拿到饮品。而茶饮店的情况更为严峻,单日订单量甚至高达上千杯。店员连续加班超过14小时,仍难以完成订单处理,部分门店不得不关闭接单通道,甚至直接拒单。更为棘手的是,订单打印机因海量订单的涌入而系统崩溃,店员只能手动记录订单信息,这进一步降低了出餐效率。这种“人机皆疲”的状况,使得门店运营陷入一片混沌。

二、员工权益严重受损:超荷劳作,无额外补偿

在订单爆增期间,店员们通常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然而他们的辛勤付出并未得到相应的回报。茶百道的店员反映,爆单时全员都在高强度赶工,夜班员工从早上8:30一直加班到次日13:00,但月薪依旧固定为5000元,平台活动并未给基层员工发放任何奖金或补贴。在高温天气下,员工们在制作区持续作业,由于通风不畅、设备发热,工作环境变得更加恶劣,甚至有人感慨“感觉随时都会中暑”。这种“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的状态,让员工身心俱疲,却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三、商家经营陷入困局:利润倒挂,被迫卷入流量桎梏

尽管订单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但商家的利润却在持续缩减。沪上阿姨门店透露,每单“0元券”实际会倒贴2 - 3元,单杯利润被压缩至不足1元。表面上订单量大幅攀升,实际上“营业额1万元仅剩余百元利润”。商家们不得不艰难地在产品质量与订单数量之间做出抉择,部分商家甚至萌生出退出的念头。更令人忧虑的是,中小商家陷入了两难境地:拒绝参与活动将失去平台的流量入口,而参与则会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恶性循环。某蜜雪冰城门店因利润过低,紧急下架了低价商品。这种“流量绑架”的模式,让商家深陷其中,难以脱身。

四、行业生态恶性循环:头部品牌获利,中小商家受压

在这场激烈的补贴大战中,头部品牌如瑞幸、茶百道等趁势崛起,股价大幅上扬10% - 1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本地咖啡商的市场份额被严重挤压,降至不足10%,马太效应愈发显著。在补贴的强力刺激下,消费者逐渐滋生出“薅羊毛”的心理。商家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担忧停发优惠券后订单量会急剧下滑,另一方面持续参与活动又难以承受亏损的重压。这种“流量狂欢与可持续经营”的矛盾冲突,正加速推动行业的分化进程。

总结:流量狂欢下的隐忧

这场看似热闹非凡的0元券狂欢,表面上是平台与消费者的双赢局面,实则是一场残酷的“零和博弈”。平台在这场活动中斩获了大量用户和宝贵数据,而员工却在过度透支健康,且得不到任何补偿地辛勤劳作;头部品牌进一步拓展了市场份额,中小商家却陷入利润归零的艰难困境;消费者虽在短期内获得了实惠,但从长远来看,食品安全风险不断上升,行业信誉也遭受严重损害。

诚如一位认证用户所言:“消费者薅羊毛不亦乐乎,门店却苦不堪言,订单越多账面亏损越严重,后续的客户转化更是充满未知。”这场看似繁华的“0元购”背后,实则隐藏着门店运营的混乱无序、员工权益的严重受损、商家利润的倒挂失衡,以及行业生态的恶性循环。当资本补贴的绚烂烟花逐渐消散,留下的或许是被过度透支的劳动力、不断萎缩的中小商户以及陷入信任危机的消费市场。真正的赢家,或许唯有那些手握流量大权的平台巨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5

标签:美食   店员   奶茶   商家   订单   员工   流量   利润   平台   恶性循环   消费者   羊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