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全家注册,买个任务包,啥也不用干一年就能赚上百万!”
最近这段时间,这样的宣传语在不少亲戚群、小区业主群里疯狂传播,背后推手正是一款名叫“凤凰潮”的手机APP。
这款打着“零成本、零门槛”旗号的应用,一边包装成“振兴实体、服务大众”的数字生态平台,一边在贵州、湖南等多地疯狂扩张,让无数人抱着“暴富梦”投入真金白银,殊不知等待他们的却是血本无归的结局。

说起来,“凤凰潮”的包装确实能迷惑不少人。
它还有个别的名字叫“国海数商”,实际运营的是海南的国海创新科技公司。
网上还能搜到一些夸赞该公司老板叶建益的宣传稿,把“凤凰潮”说成是一个集缴费、卖农产品、兼职就业等十几种功能于一体的“便民工程”。
去年2月在贵州遵义正式推出的时候,他们更是打出“赤子报国”这样的感情牌,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

但只要稍微查查这家公司的底细,就会发现它根本经不起推敲。
公司说是注册资本有一千万,实际上一分钱都没到位。
再看员工社保,2022和2023年都是零,到了2024年也仅仅只有4个人。
更离谱的是,今年9月这家公司干脆因为联系不上,直接被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单。
但这些关键信息,推广者们从来不会主动提及,他们只反复强调“零投资、高回报”的美丽谎言。

“凤凰潮”这套玩法最精明的,就是把整个流程设计成了四个阶段,像下台阶一样,让人一步步陷进去,自己还不容易察觉。
开头第一关叫做“零撸引流”,说白了就是先让你尝点甜头,这也是最能吸引人进场的地方。
你只要装上他们的APP,并且按要求完成了实名登记,他们就会先送你一些初始的“工分”。
接下来,你每天只需要上去签个到、看看广告或者刷会儿视频,就能慢慢地攒到更多工分。

乍一听这简直是白捡的便宜,不用掏钱还能薅到羊毛,很多人觉得“反正试试也不亏”,就顺手参加了。
但真去做了才发现,能拿到手的回报实在太少。
有用户仔细算过,就算天天坚持签到,一整月下来也就攒个24工分左右。
这点收获连交水电费都远远不够,花进去的时间和得到的东西完全划不来。

但这只是个开头,等大家养成了每天上线做任务的习惯,平台就慢慢亮出真正的套路,开始引导用户进入下一阶段——花钱买“任务包”来投资。
这些任务包名目不少,从低到高分成“短工1号”到“财主7号”好几档,花的钱也从几百块到几万块不等。
平台还给大家画了个“投入越多、赚得越快”的大饼。
像最高一档的“财主7号”,要投五万工分,可平台声称只要三十天,就能收回六万七千五,算下来净赚百分之三十五。

更让人上头的是,这个平台还会故意放出风声,在各种社群里传播“工分会越来越值钱”的消息,说什么2023年一个工分值三块三,2024年涨到四块三,明年还要到五块三。
他们时不时还搞点“限时抢购”“马上涨价”的活动,搞得大家觉得现在不投就亏大了。
可大部分人都没留意到,平台早就悄悄设好了陷阱。
等到你想把钱拿出来的时候,他们就要收20%到40%的手续费,而且审核拖得很久,钱到账也特别慢——这其实都是在为最后卷钱跑路铺后路。

等你买了第一个任务包,就不知不觉踏进了第三步:一个让你不断往里投钱的循环圈套。
平台会不停地给你灌输“利滚利”的神话,怂恿你把赚到的工分再投进去买新任务,还承诺一年后工分价值能翻至少十倍。
为了让人们相信,他们甚至做了详细的收益测算视频:如果光打卡不投资,三年下来平均每天挣不到一百块。
但要是第一年投入100工分,每天就能赚七百多;投1000工分的话,每天收入甚至能超过两千块。

这些夸张到离谱的数字,彻底冲昏了不少人的头脑。
有人把积蓄全部投了进去,有人甚至贷款加仓,就盼着能实现“财富自由”。
可他们不知道,这种模式本质上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早期参与者的“收益”全靠后来者的本金支撑,一旦没有新的资金流入,整个体系就会瞬间崩塌。

到了第四步,“凤凰潮”真正露出了它最不地道的面目——搞起了传销拉人头那套。
为了能迅速扩大规模,平台立下了“活跃度”和“代理达人等级”这些规矩,直接告诉用户:想降低提现手续费、提高能拿出来的金额,光自己投钱已经不够了,必须去拉更多新人进来。
这个“代理达人”总共分了6级,每往上升一级,都要求你手下团队的活跃度达标,并且有足够多由你直接拉来的成员。
而所谓的活跃度,说白了就是靠两件事:一是不断拉人发展下线,二是自己持续购买任务包。

升级后不仅能拿到额外的工分任务包,还能享受团队收益分成和全网交易手续费分红。
平台甚至公然煽动:“全家注册并购买1000工分任务包,一年可获利上百万元”。
在这样的利益诱惑下,不少参与者开始疯狂拉拢亲戚、朋友、邻居加入,把最亲近的人一步步推进火坑。
在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受害者开始现身说法,他们的经历让人揪心。

有用户提到,自家亲戚被一个朋友带进了这个项目,刚开始确实成功提现过几块钱的小奖励,就以为找到了稳赚的门路。
结果不光把自己的积蓄全投了进去,还听不进劝到处借钱追加投资。
最后平台根本取不出钱,那个介绍人也联系不上了,一家人愁得不知如何是好。

值得庆幸的是,“凤凰潮”的这套把戏早就被监管部门盯上了。
今年年初,遵义市市场监管部门就第一个发出警示,直接点明“凤凰潮”的运作方式和传销几乎是一个路子。
到了七月底,湖南永州零陵区也接到群众举报,当地处置非法集资的部门联合了公安和市场监管,迅速查处了一个正准备在当地扎根的“凤凰潮”团伙,没让他们继续扩张。

到现在为止,贵州、湖南不少地方的政府、财政局、公安局、法院和商务局等单位已经接二连三发出提醒,告诉大家这其中风险很大。
连银行和保险公司也一起帮忙,提醒大家注意防范。
从今年十月起,像贵州安顺的社区服务中心、黔南的保险公司,还有紫云县检察院这些单位,都主动走进社区,面对面跟居民讲解,发放宣传材料,用真实发生的案例来告诉大家“凤凰潮”就是个骗局。

法学界人士早就点破了这类骗局的本质,他们称之为“传销式集资诈骗”,既符合“交入门费、拉人头、团队计酬”的传销特征,又具备“虚假宣传、骗取资金”的集资诈骗属性。
这些平台的参与者通常分为三类:一类是操盘手,核心目的就是骗取钱财;一类是专业“玩盘”的“聪明人”,想着赚快钱就跑;最后一类是最无辜的“老实人”,被高收益诱惑上当受骗,往往也是损失最惨重的群体。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不会是最后接盘的那个”。
他们明知可能是骗局,却被赚快钱的欲望战胜了理智,或是被身边人“已经赚钱”的假象迷惑,或是在社群氛围中失去了判断力,最终越陷越深。

更让人担忧的是,“凤凰潮”的骗局还衍生出了新的变种。
有消息显示,该平台还推出了“积分抵车款”的活动,宣称1000积分能抵扣1000元车款,积分不够的话,平台会主动对接贷款机构,引导用户申请“车贷分期”。
可这些贷款资金根本没有流向车企,而是全部进入了平台的私人账户。

根据今年5月警方公布的数据,单是这类“虚假车贷”的涉案金额就超过1.8亿元,牵连了23家信贷机构。
其中贵州一家农商行因此发放了3200万元贷款,结果有3180万元没能收回,基本上全成了坏账。
平台非法筹集的2.3亿元资金,大部分早已通过非法渠道转移到了东南亚地区。
剩余部分则被幕后人员用来买房购车、肆意挥霍,或是用于“借新还旧”,支付早期用户的小额提现,好让这个骗局能继续演下去。

如今,“凤凰潮”的运营公司已经失联,不少用户反映APP提现通道异常,客服也无法联系,崩盘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可即便如此,仍有少数推广者在狡辩,继续忽悠不明真相的人入局。

在这里,必须给大家提个醒:赚钱从来没有捷径,那些看似轻松的“暴富机会”,往往都是通往深渊的陷阱。
任何脱离实体经济、只靠拉人头和资金注入维持的“创新模式”,最终都逃不过崩盘的命运。
希望更多人认清“凤凰潮”的真面目,也希望大家能把这些真相分享给身边的亲友,让更多人远离骗局,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和亲情。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