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最近在科技圈搞出了大动静,直接发布AI200系列芯片和计算机产品,目标直指高利润的AI数据中心市场。
此波操作堪称惊艳,不仅使该企业股价一举攀升至15个月以来的峰值,更预示着在AI算力赛道上,英伟达长期占据的独家霸主地位,即将面临一场不容小觑的真正挑战。
或许有些人尚未意识到,当下AI数据中心的火热程度已达何种地步。其热度如燎原之火,在科技领域迅速蔓延,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

简而言之,当下无论是大模型的训练,亦或是日常AI服务的运行,均需强大算力作为坚实支撑。若无此支撑,二者的高效运转便难以实现。
为推动相关领域发展,全球于数据中心的投入已高达数千亿美元。在此浪潮中,英伟达乘风而起,凭借这一契机荣登全球市值最高公司之位。
在手机芯片领域,高通堪称元老级存在。此次,它正式投身于这一最具红利的赛道,似勇猛之士踏入丰饶战场,开启新的征程。

高通此番推出的AI200系列,绝非徒托空言。它并非仅以响亮口号博人眼球,而是在技术与性能等方面有望展现出切实的实力与创新。
它明确说了,产品明年就开始出货,首个客户已经敲定沙特阿拉伯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Humain。
这家公司也挺给力,计划从2026年起,部署基于AI200芯片的计算系统,算力直接拉到200兆瓦。

能拿下中东的订单,高通这步棋走得挺关键,当下,中东诸国纷纷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巨额资金。沙特尤为突出,凭借主权基金的有力支撑,怀揣雄心壮志,欲打造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算力的核心枢纽。
Humain的这一巨额订单,意义非凡。它不仅为AI200的落地给予了切实支持,更如同给其他潜在客户注入一剂强心针,让他们吃下了定心丸,增添了对产品的信心。
AI200的产品形态极为灵活多样。它既有独立组件,又有可嵌入现有设备的插卡,甚至还能直接提供整机架的服务器,充分满足不同场景的多元需求。

本来以为高通只会做芯片供应,后来发现它早就想好了,芯片能适配英伟达等竞品的处理器,整机架服务器又能直接跟对手正面刚。
这种既兼容又竞争的定位,确实能降低客户的替换成本,对新入局者来说算是明智之举。

更令人讶异的是,高通已然为后续产品谋篇布局。按照规划,其将于2027年推出AI250,足见其在产品研发上的前瞻性与长远考量。
由此观之,其并非一时冲动跟风而为,而是欲凭借“AI200 + AI250”的迭代梯队,于这一赛道深耕细作,谋求长久发展。

高通敢于向英伟达叫板,绝非无的放矢,必然是凭借着自身的实力与优势作为底气,方能有此挑战之姿。
它的核心优势,其实来自于老本行移动设备技术,AI200依托神经网络处理单元搭建而成。此项技术早于智能手机领域得以应用,其旨在提升AI任务处理速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功耗,实现高效与节能的平衡。
高通把移动端的技术搬到数据中心,还真有点另辟蹊径。

经过在笔记本芯片领域的持续优化,这套技术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升级,现在用来适配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完全没问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内存配置,搭载高达768吉字节的低功耗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如此强劲的配置,在行业中堪称出类拔萃。
须知,当AI芯片处理海量数据之际,内存的访问速度与容量起着关键作用,它们直接左右着处理效率的高低。

高通精准捕捉到这一痛点,其产品主要聚焦于推理场景。此场景处于大模型训练完成之后,是支撑AI服务运行的关键环节,为AI应用的实际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这个场景对功耗和效率的要求,刚好跟高通的技术优势完美契合,并非所有人都看好高通,毕竟英伟达的优势摆在那。
有分析师就说,现在说高通能严重挑战英伟达还为时过早,但AI加速器市场规模超5000亿美元,哪怕只分到一小块,对高通来说也是数十亿美元的增量收入。

高通之所以这么拼,其实也是被逼到了墙角,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处理器制造商,它早就感受到了行业的寒意。
智能手机市场的销量增长早就不如从前,更麻烦的是,长期给它贡献约20%营收的苹果,现在正转向自研芯片。
无奈之下,高通只能加速转型,摆脱对手机业务的依赖。

之前它已经涉足了汽车和个人电脑芯片领域,但这些业务的体量还不够支撑起未来的增长。
而AI数据中心芯片所在的市场,是处理器领域最大的单一市场,这才是它真正的目标。
在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亚诺・阿蒙的带领下,高通在AI领域一直保持低调,用高级副总裁杜尔加・马拉迪的话说,就是“厚积薄发”。

现在它已经在跟所有大型芯片采购商洽谈合作,目标很明确拿下微软、亚马逊、元宇宙平台这些巨头的订单。
毫无疑问,这些巨头的订单就是高通的“入场券”,一旦成功牵手,不仅能让它在AI市场站稳脚跟,还能有效抵消苹果业务流失带来的影响。
资本市场已经给出了积极反应,高通股价单日大涨11%,收于187.68美元,创下4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就连给它提供部分底层技术的Arm控股公司,股价也同步上涨了4.7%。
不过高通的转型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截至上周末,它2025年的股价涨幅只有10%,远低于费城证券交易所半导体指数40%的涨幅。
投资者之所以不够青睐,还是因为它的AI业务还没形成稳定的营收支撑,现在的AI算力市场,英伟达依然是绝对的老大。

据估算,英伟达数据中心部门今年的营收有望突破1800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包括高通在内的任何一家芯片制造商的总营收。
更关键的是,英伟达凭借CUDA生态建立了很高的技术壁垒,全球超90%的大模型训练都依赖它的硬件,客户想转换平台的成本非常高。
高通要想逆袭,光靠技术优势还不够,它需要在生态建设上持续投入,更需要用实际的产品性能和服务,打动那些已经习惯了英伟达的客户。

好在AI市场还在快速增长,推理场景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这给了高通足够的成长空间。
如此看来,高通发布AI200系列,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发布,而是一场关乎未来的战略突围,它用差异化的技术路线,在英伟达主导的市场里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未来几年,随着AI200的出货、AI250的推出,以及潜在巨头订单的落地,高通很可能在AI算力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高通的入局也是件好事。
一家独大的市场容易缺乏创新动力,有了竞争,技术才能进步得更快,客户也能有更多选择。
至于高通最终能走到哪一步,能不能真正撼动英伟达的霸主地位,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但至少现在,这场千亿赛道的博弈已经变得越来越有看头了。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