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长墙,又称“雅典长城”。古代雅典的防御城墙。常指由雅典城西南端通往比雷埃夫斯港约6.5km的长墙工事。
一、修建背景
建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并非天然港口,离最近的港口比雷埃夫斯有8公里。如何将雅典和比雷埃夫斯连接起来,使两座城合二为一,就成了雅典人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因此修筑了长墙,将两座城市连接在一起。
米提亚战争后,雅典计划重建被波斯人毁坏的城墙。公元前457年,雅典在塔纳格拉迎战斯巴达及其盟邦,雅典战败后便立即将长墙一直修筑至海边。
二、雅典长墙及作用
雅典长墙有二,一南一北,大致平行,系由城内延伸到海上的一条直线通路。由于长墙分成北墙与南墙两段,形成一条从雅典通往港口的细窄通道,只要长墙不倒,就能保持港口与雅典的联系,旨在防御外敌的侵袭,发挥雅典本身海军优势。
雅典长墙在与斯巴达进行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一前404)中,起过重要作用。战后,被斯巴达勒令折毁。公元前401年,雅典投降,斯巴达人进入雅典城,第一件事就是拆毁了长墙。
三、其他长墙
从雅典城通往法勒隆港(比雷埃夫斯港东)也有一条长墙,其重要性略次于前者。
在此以前的米斯托克利当政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期),为抵抗波斯入侵,在雅典城及比雷埃夫斯港、法勒隆港一带也曾筑过长墙。
更新时间:2025-05-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