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关税战打响,全世界都在盯着中美这两大经济体,谁的韧性强、谁的实力强就表现在进出口贸易上了。
美国数据一出来真是让人惊掉下巴,拥有“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誉的美国在今年前半年才刚刚超过7800亿美元,而中国则是完全碾压。
中国前半年的出口额有多少?为什么两国差距会如此之大?
今年上半年的全球贸易市场真可以说是风云变幻,尤其是在美国今年4月再次挥舞起关税大棒之后,整个国际经济的大盘都变得更加复杂难测,可以说几乎所有国家都在看美国的脸色,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在这样恶劣的“游戏规则”下,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的外贸成绩就很关键了,这可不仅仅是谁赚得多谁赚的少的问题,更能说明在美国的针对下,中国市场到底能有多大的韧性,凭借中国市场实力,到底能不能和美国掰掰手腕。
盘点上半年的外贸数据,美国那边的货物出口总额定格在了7800多亿美元,这个数字单看还不错,但仔细一瞧就会发现里头有点不对劲,从4月份开始,美国的月度出口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相比于特朗普上台之前大有“完蛋”的趋势。
因为自从关税战开打以来,美国4月份的出口额就小跌2.5%,到了5月就扩大到了将近10%,6月份更是再度大幅度下滑,这连续三个月的下滑,如果这个势头继续下去,美国的出口额将会越来越差。
但哪怕是这样的越来越不好看的数据之下,美国的贸易逆差居然收窄了,而且是大幅度收窄,6月份这个数字都降到600亿美元了,但美国高兴不起来,因为这背后并不是因为出口变强了,而是因为进口摔得更惨了。
当月出口额只是微跌,可进口额却猛降,简单来讲就是,美国看似好了,但实际对外竞争力并没有增强,而是自己家里的需求降了,大家不怎么买东西了,所以才出现了这种状况,然而这种趋势对美国可不算好。
现在我们把目光转向中国,今年上半年中国的货物贸易出口总额达到了惊人的13万亿元人民币,这是有史以来同期第一次突破这个大关,换算成美元大约是1.8万亿,这个数额直接把美国的7800亿甩在了身后。
这已经不是差距大小的问题了,而是量级上的不同,更关键的是增长的势头,在美国月度出口额节节败退的时候,中国上半年的出口总额却实现了不断的同比增长,所以说中国的市场韧性更强。
即便是到了6月份,单月出口额也超过了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的趋势依旧没有任何改变,美国这边是后劲不足,但中国这边是稳步快跑,这对比实在太鲜明了,孰强孰弱是不是一眼便知?
光看总数还不够,咱们得拆开来看看到底都在卖些什么,才能真正明白两国之间的差距到底在哪,美国出口的传统“三件套”——军火、农产品和高科技产品,今年上半年过得可不怎么舒坦。
最惨的要数农业了,按理说美国农业技术那么发达,应该是妥妥的顺差才对,可今年上半年,农业贸易只能用“惨的不行”来形容,不过这也是美国自己“作”的,之前的贸易政策搞得鸡飞狗跳,中国作为主要买家早就开始分散风险。
2025年我国把大豆、谷物的订单更多地给了巴西这些国家,美国在中国丢了市场,想再拿回来可就难了,其他领域也麻烦不断,今年4月,虽然成品金属和电脑卖得还行,但原油和乘用车的出口却减少了。
到了5月,成品金属也顶不住了,民用发动机和电信设备也跟着下滑,6月份工业用品、原材料和电脑配件又成了重灾区,这种起伏不定的表现,让美国整体的出口增长没有稳定的依仗。
从洛杉矶到萨凡纳,再到波特兰,好几个主要港口在2月到5月期间的出口量都出现了明显下降,这可不是个好兆头,美国的一些传统优势产业正实实在在地被新兴经济体追赶,甚至超越。
反观中国这边,画风完全不一样,以前大家总说中国是“世界工厂”,卖的都是衣服、玩具、家电这些,但现在可完全不是这样了,今年上半年,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猛增,而且这已经是连续第9个月保持正增长了。
机电产品的出口额占了出口总额的六成,什么高端机床、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精密仪器仪表,这些过去我们总觉得技不如人的领域,现在都成了出口的明星产品,绿色产业更是火得一塌糊涂。
锂电池、风力发电机组这些产品出口状况也在逐步上升,在全球都在搞能源转型的今天,中国已经稳稳地坐上了关键供应商的位置,最夸张的还得是机器人,今年上半年,中国的机器人产品出口额飙升。
这说明在技术上,我们不仅追上来了还成功地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在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全球市场份额就已经排到第二了,还有汽车产业,现在的中国车企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卖车”了。它们开始在海外建厂,搞本地化生产,进行技术合作。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其实一句话“选择不同、结局不同”,美国近些年越来越倾向于搞单边主义,今年4月推出的关税政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关税战短期看似乎能保护国内的一些产业,缓解内部压力。
但从长远来看,这很可能是在削弱自己的全球贸易地位,美国的出口商们不仅要应对美元汇率的波动还要时刻担心政策会不会又变卦,日子过得提心吊胆,美国当然还有它的核心优势,顶尖的创新能力、完善的知识产权和强大的金融系统。
但如果大方向总是这么短视,只顾眼前利益,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折腾,而中国选择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坚持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管是进博会还是自贸区建设,又或是全世界一家人的大合作关系,都是在努力地把贸易的渠道拓宽、挖深。
同时中国加速自主研发,打造自己的品牌,努力从“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中国的企业,在产品定制、售后服务和本地化运营方面也会变得越来越成熟。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