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排队的火车票代售点,如今又旧又没人,是否应该被淘汰?

如今走在街头,不少火车票代售点确实有点 “拿不出手”!

玻璃门上的贴纸泛黄卷边,里面的电脑还是好几年前的旧款式,偶尔有顾客进门,工作人员慢悠悠起身的样子,和手机上 12306秒速抢票的节奏格格不入。


更直观的是 “没人气”,工作日里多数代售点空荡荡的,只有早晚高峰偶尔能看到一两个身影,和曾经排队买票的热闹场景比,简直像两个世界。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该不该被淘汰呢?

下面,谭天道地,为你解读!

火车票代售点,为什么不香了?

为啥会这样?说到底还是 “被时代甩了半拍”。

现在年轻人买票,打开手机点几下就能搞定,选座、退票、改签全在线上完成,谁还愿意多跑一趟、多花 5 块钱手续费?

而且 12306 不断升级,候补购票、电子客票普及后,连取纸质票的需求都少了,代售点最核心的 “卖票” 功能,慢慢变得可有可无。


加上不少代售点选址还停留在 “老思路”,守着老小区或偏僻街道,年轻人不爱去,客源自然越来越少。

别急着淘汰:还有人 “离不开” 它

但要说直接把代售点全淘汰,还真有点 “一刀切”。

你可能没注意到,每天去代售点的人里,有不少是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

去年我在老家代售点看到,一位大爷拿着身份证,说儿子在外地帮他抢了票,可他不知道怎么取,也怕去车站自助机操作不好,专门绕远路来代售点,就想让工作人员帮着弄明白。

对老人来说,代售点的 “人工服务” 是实实在在的安全感,比冷冰冰的机器靠谱多了。

除了老人,还有些群体也需要代售点 “兜底”。


比如工地上的农民工兄弟,他们大多用的是老年机或旧手机,线上买票对他们来说太复杂;

还有出门旅游的一家子,老人孩子一堆行李,不想去车站排队浪费时间,代售点能直接帮着选连座、打报销凭证,省了不少麻烦。

更别说一些偏远地区,网络信号不好,12306 经常加载不出来,代售点反而成了买票的 “救命稻草”。

如何“改头换面” 活下去?

其实代售点不是没救,关键是得放下 “只卖火车票” 的老想法,搞点 “新花样”。

现在已经有地方的代售点开始转型了,比如在店里加个 “便民服务角”,帮老人交水电费、充话费,还能打印社保账单;

有的和快递公司合作,成了快递代收点,顺便卖些零食饮料,人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还有些代售点瞄准 “出行服务”,不光卖火车票,还帮着订汽车票、酒店,甚至推荐周边旅游线路,从 “单一售票点” 变成了 “出行小管家”。


而且代售点的 “线下优势” 其实很明显 —— 它就在社区里,离老百姓近。

要是能多做些 “接地气” 的服务,比如帮不会网购的人买高铁票、教老人用电子客票,再顺便提供点出行咨询,比如哪趟车有充电口、车站哪个出口离地铁近,慢慢就能重新变成社区里的 “有用站点”。

毕竟对很多人来说,“看得见、能说话” 的服务,永远比手机屏幕里的提示更让人安心。

谭天道地认为:说到底,火车票代售点的困境,不是 “该不该存在” 的问题,而是 “该怎么存在” 的问题。

与其让它在冷清中慢慢消失,不如帮它换个活法,让老站点跟上新需求。

毕竟,真正该淘汰的从来不是某个场所,而是跟不上时代的老思路。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谭天道地,欢迎关注我。

#上头条 聊热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科技   火车票   买票   老人   天道   车站   说到底   铁票   贴纸   思路   工作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