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什么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19年的春天,美国公司伟创力按下了一个暂停键,却不曾料到暂停的正是自己的未来,这不止是一次简单的商业中断,更是一场触及骨髓的战略误判。
它像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在随后数年里,彻底改写了自己与华为的命运,乃至一部分全球供应链的底色,究竟是什么情况呢?
故事的转折来得异常迅猛,发生在五月,美国商务部才刚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还没等禁令细则真正落地,与华为合作了近二十年的伟创力,却比华盛顿的反应更快更急。
它在全球范围内火速切断了所有生产线,停止为华为代工,这个决定看似是为了规避政治风险的自保之举,却意外暴露了一家跨国企业在关键时刻的脆弱与短视。
彼时伟创力在中国的业务版图可谓是根深叶茂,他们在珠海、苏州、东莞等地工厂林立,雇员总数超过九万,规模仅次于富士康。
光是2018年中国市场就贡献了它全球收入的三分之一,而华为更是其中翘楚,仅这项业务就为伟创力带来了25亿美元的进账,足足占了其总营收的十分之一。
这份合作的深度远不止于订单交易,就在事发半年前伟创力还在长沙斥资五十亿,为华为量身打造了一座超级工厂,占地上千亩,规划日产手机八万部,连二期扩建的土地都早早预留好。
一切迹象都在告诉世人,伟创力曾将自己的未来,与华为这条高速行驶的快船牢牢绑在一起,谁曾想政治风浪刚起,船上的“大副”却选择率先跳海。
合作戛然而止,最直接的冲突随即在广东珠海爆发,华为存放在伟创力工厂的设备、原材料和半成品产权清晰,合同上白纸黑字写明了归华为所有,总价值超过七亿元人民币。
这些物资里不乏5G基站的关键零部件,时间就是生命线,五月底华为派出了足足一百五十辆卡车开到珠海工厂门口,准备拉回属于自己的资产。
谁知伟创力竟紧闭大门,给出的理由是:“货物可能含有美国技术,需要进行合规审查。”这套说辞显得苍白无力,因为工厂就在中国境内,物资所有权属于华为,本就未涉及任何出口管制问题。
在华为看来,这已经不是所谓的临时避险,分明是趁火打劫,随后的一个多月里,双方展开了十几轮谈判,华为不断派出律师交涉,伟创力却始终以“合规审查”为由拖延,态度强硬得令人咋舌。
这场长达一个多月的拉锯战,以华为仅收回价值约四亿元物资告终,其余部分至今仍被扣押。
这场对峙不仅耽误了华为的生产周期,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更彻底摧毁了双方最后一点信任的残骸,华为的反应也极其干脆:将伟创力从供应链名单中永久剔除。
伟创力当时的小算盘,或许是这样打的:得罪一个中国客户,可以换来美国政府的认可,从而保住北美市场和其他国际大客户,它无疑赌的是华为会一蹶不振,而自己则能通过政治站队获得一张“安全通行证”。
可它似乎忘记了一件最简单的事:华为的订单正是它中国业务的命脉,命脉一断整座建筑便失去了地基。
事实证明报应来得比想象中更快也更猛烈,长沙那座为华为而建的崭新工厂,几乎还未曾充分享受高光时刻,就骤然陷入停摆,生产设备上很快积满了灰尘。
2020年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比亚迪出面接盘将其改造为新能源汽车的电子工厂,厂房依旧只是主人换了,未来也彻底变了。
珠海工厂的命运则更为惨淡,2018年产值曾高达二十五亿元人民币,到了2020年,营收竟暴跌至区区二百八十五万元,亏损超过三亿。
最终这座工厂以三点八五亿元的价格,被“贱卖”给了领益智造,售价还不及当初投资的一成。
苏州和东莞的厂区也迅速萧条,大量在此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员工,只拿着N+1的赔偿金黯然离去,厂区外维权者拉起的横幅,成了伟创力在中国市场,最后也是最刺眼的影像。
多米诺骨牌并未就此停止,受害的还有一大批原本为伟创力配套的供应商,它们根据订单提前备料,却因伟创力的单方面毁约而面临大量库存积压和资金链断裂的困境。
许多小企业直接因此倒闭,多年的经营成果化为乌有,伟创力的撤退砸烂的不只是自己的饭碗,还有一整条无辜的供应链,甚至让这些企业面临绝境。
从全球财务报表来看,伟创力此后的日子也愈发艰难,其净利润从2019年的九千三百万美元,一路断崖式下滑。
到了2023年营收较巅峰时期近乎腰斩,股价相较2019年下跌超过百分之四十,在《财富》500强的排名也一路滑坡,像是被人抽去了筋骨。
它所期待的政治红利并未兑现,中兴、小米等原本的中国大客户,纷纷将订单转向了比亚迪、闻泰科技等本土企业。
连一些欧洲客户也因为它的信誉风险而减少合作,它试图将重心转移到印度和东南亚,却在印度遭遇了劳工纠纷,在东南亚则因供应链混乱而频繁延误交付。
至于它想努力讨好的美国市场,早已被本土厂商瓜分殆尽,根本没有留下多少残羹冷炙给它。
与伟创力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为的绝地反击,被断供、被背叛的切肤之痛,反而倒逼华为将自主研发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如同一把被敲打千百遍的利刃,反而磨砺得更加锋利。
短短几年间那些曾被视为不可逾越的技术壁垒,硬生生被撕开一道口子,麒麟9000S芯片的问世,搭载于2023年突然上架的Mate60Pro手机,标志着其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惊人的突围。
鸿蒙操作系统也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三大移动生态,用户从一亿起步,并延伸至车机、物联网等更广阔的领域,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数字森林。
伟创力仓皇离去后留下的市场真空,很快就被中国国内的代工厂迅速填补,华为将海量订单转向了比亚迪、闻泰科技、立讯精密等企业。
这不仅让这些公司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更催生了一条更具韧性、更加安全可靠的国产供应链,华为的年营收重回千亿美元级别,其5G技术依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屹立不倒。
六年时间过去,这场商业博弈中的赢家和输家位置已然乾坤倒转,伟创力当初的选择,是押上自己的商业根基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政治未来。
结果是它既失去了中国这个最大的舞台,也在全球客户面前永远贴上了“不可靠”的标签,商业世界固然讲求利益,但一旦抛弃了商业信誉去投机最终只会变成自己为自己挖好的陷阱。
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呢?欢迎前来讨论!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