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将演毛泽东,评价“两极分化”,网友:也不知道照照镜子!

前言

昨天,8月1日建军节,在这个伟大而热烈的日子里,影视圈也传来一个好消息: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的精良制作《伟大的长征》要开机了!

剧组在浙江横店举行开机座谈会,同时也曝光了主演阵容。

对于这种历史正剧,每个革命烈士的形象选择都非常重要。

其中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被夸有人被骂。

尤其是于和伟,将要出演主席毛泽东,在圈内引起不小轰动,网友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

一,故事讲了什么?

《伟大的长征》顾名思义,讲的正是红军长征的故事,该剧利用全景式展现了这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故事线从1934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时期开启,国民党蒋介石坚持 “攘外必先安内” ,向共产党发动了第五次 “围剿”。

面对国民党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只能实行战略性转移,开启了25000里的长征。

这条路上全是各种崇山峻岭,激流险滩,有海拔4500米常年积雪不化得到夹金山,浓雾弥漫雨雪交加得到松潘大草原,还有绝对天险金沙江和大渡河。

可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的军人,在完全没有后勤补给的情况下历经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

哪怕途中有无数同胞去世,他们也没停下前进的步伐,最后终于在1936年10月,三大主力成功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这部剧的视角庞大,同时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过程、毛泽东逐渐成为党的领导核心者的过程,从而宣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用导演张永新的话来说就是:

“希望能够拍出一部真感情、真性情、真热血的《伟大的长征》,能够让我们的年轻朋友和我们一起同频共振” 。

这个出发点还是很不错的。

二,制作班底雄厚,选角很有看点

《伟大的长征》的故事足够震撼,就看导演、编剧实力够不够,演员选的是否到位了!

这剧要拍烂了,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我们先看制作班底,还是蛮厉害的。

导演张永新有两把刷子,科班出身,拍过许多有意义的好剧,多部都拿了奖项。

像军旅剧《兵谣》、儿童题材电视剧《同学,你好》,都获得了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

农村题材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获得了飞天奖和金鹰奖两个大奖。

尤其是2021年那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觉醒年代》最厉害,张永新拍出了革命的艰难心酸,以及在当时迸发的伟大精神,现在想想都震撼。

也难怪能助他一举拿下飞天奖优秀导演奖和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导演奖。

编剧龙平平更厉害,是冰心的丈夫吴文藻的关门弟子。

曾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现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这已经是国家级人物了。

剧情问题不用担心,接着看选角。

据透露,于和伟、曹磊、张桐、何政军、王劲松、李乃文、郭广平、成泰燊等人将在剧里演绎主要历史人物。

各个都是老戏骨、实力派,但他们与角色适配吗?我们来看一下。

“新中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德,扮演者何政军。

看到何政军的第一眼,我的感觉时:太有正气了!

细细查了资料才知道,何政军就是红军后代。

人家父亲还是129师连长,何绍宽,祖籍河北,迁于四川成都的,难怪这气场如此强大。

想想曾经,他在《亮剑》里凭着有血有肉“政委赵刚”闯入观众视野。

如今20多年过去,人已年过花甲,头发白了皱纹多了,但气质却愈发的刚硬。

由他去饰演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铁的红军之父”朱德,还是有许多观众支持的。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扮演者曹磊。

提到周总理,就让我想起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到如今还倍受启发。

所以要想演好周总理,就不能少了那股书卷气,以及面对事情时的沉稳从容,以及对战争中人民的悲悯之心。

座谈会上,曹磊留有长长的胡子,就很符合红军时期有“胡公”代号的周总理。

他神情严肃认真的发表自己的演绎感受:

“真正的理想时将个人融入民族共同体,共同奔赴集体精神人格。”

说这段话时,真的仿佛看到了多年前周总理坐在案桌前侃侃而谈的模样。

“一代枭雄”蒋介石,扮演者王劲松。

这位就不用多说了,王劲松已经演过多次蒋介石,在《大决战》《光荣与梦想》里都是他。

现下影视圈内,外形能比他更像且演技能比他更好的,还真不好找。

三位演员各有各的优势,有没有选到你的心里呢?

而这最重要的一位,“一代伟人”毛泽东由于和伟扮演,在网上掀起不小的争议。

三,“一代伟人”毛泽东

其实总的来说,网友们的争议主要分为两大方面:

一则于和伟的长相适不适合毛泽东?

有部分网友觉得:

“于和伟的眼睛太小脸太长,不适合演毛泽东,毕竟伟人的形象还是要严谨些”。

话是没错,而且演员长得像,观众还更好入戏。

就像饰演毛泽东的“第一人”古月,还有饰演青年毛泽东的王仁君,俩人光是站在那,就会有人说“跟毛主席真像呐”。

同时,古月身上有毛泽东的冷静与儒雅,王仁君身上有青年毛泽东的青春热血,俩人将毛主席不同时期的气质,展现的淋淋尽致。

就像某位网友所说:

“演伟人不仅需要外形像,更需要神态举止贴合。”

譬如唐国强虽然长得不太像毛泽东,但却做到了形神兼备。

在《香山正红叶》里演毛泽东时,他一边与旁人谈笑,一边随首捻起杯中茶叶放入嘴里。

期间他的神情没有任何变化,就是把“吃茶”一举融入到了自身习惯中,自然而然完成了,很生活化。

还有,他在《大决战》里,跟蒋介石握手那场戏,对方还未伸手,他主动走向前,尽显毛主席的气度与儒雅。

那么这就来到了第二则,于和伟的演技足以撑起伟人吗?

要做到形神兼备谁都知道,那怎么做呢?演员得有一定实力吧。

有网友夸于和伟:

“是功底深厚的实力派演员,成功的原因是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已为师、不追名逐利、认真做戏清白做人。”

而有的网友则觉得于和伟:

他演技太激进,吹胡子瞪眼耍威风,是演不好毛泽东的”。

其实,我倒觉得于和伟是有着自己的演绎特点。

他的“曹操”很猛,那股子奸佞狡诈之色无人能敌;

他的“刘备”也很猛,阔别孙彦军的老好人形象,突出了刘备身上“枭雄”的一面。

进入年代剧演知识分子的他也不弱,站在台上讲话,把一堆无趣的文言文念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将“陈独秀”的风骨立起来了。

所以,毛主席怎么不可能猛一点呢?它可以是强硬的态度与话语,也可以是伟大得到精神何思想冲击。

只要于和伟演绎时能够“收放自如”,这何尝不是一大亮点呢?

结语

这就是历史正剧的魅力,观众能够看着书中的人物变成一个个鲜活的立体,他们褪去了光环,变得无比亲切无比鲜活。

跟着他们,观众能感受到历史的悲壮与辽阔,感受到他们对理想的赤诚。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将等待这部剧开播,好好看一下祖国的繁荣富强,有多么的来之不易。

那么,大家觉得这部剧如何呢?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伟大的长征》

[免责声明]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仅个人观点,请理性看待。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娱乐   两极分化   镜子   评价   网友   于和伟   毛泽东   伟人   蒋介石   观众   演员   扮演者   历史   红军   精神   演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