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台积电和三星这两大芯片巨头,为了抱美国的大腿,狠心斩断与中国的合作,照着中国科技产业的腰眼就捅了一刀。
可他们万万没料到,这一刀没捅死中国科技,反倒点燃了咱们自主突围的燎原大火。
如今中国芯片产业已经站稳脚跟,而那两位“反水”的巨头,却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这就叫:大梦初醒,已为时晚!

据台积电的财报显示,目前,他们手里的稀土库存,最多还能撑30天。
要知道芯片制造离不了稀土,而96%的稀土供应都来自大陆。
几乎同时,三星的财报也成了行业笑柄:半导体部门利润直接跌了六成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拦腰砍半,生产成本反倒涨了三成。

谁能想到,这两个曾经在全球芯片行业呼风唤雨的巨头,如今一个愁着“断粮”,一个忙着“止血”。
可要是翻开五年前的旧账就会发现,他们今天的困境,根本不是什么意外,全是当年自己选的路。
一切的转折,要从2020年说起。那年美国盯上了华为,一纸芯片禁令砸下来,摆明了要掐断中国科技的“命根子”。

当时的台积电和三星,手里攥着全球最牛的5纳米技术,腰杆硬得很。
他们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全球能造高端芯片的就那么几家,自己又都靠美国的EUV光刻机吃饭,跟着美国走,肯定稳赚不赔。

没怎么犹豫,两大巨头就举起了“断供”的大旗。
台积电先动手,不仅停了华为的新订单,连已经下单的芯片都扣下不发;三星更绝,不光断货,还连夜清空了华为专属的生产线。

断供的刀子,扎得又快又狠,华为首当其冲,高端手机因为缺芯被迫减产,全球市场份额从前三直接掉到十名开外。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汽车厂因为缺芯片停了生产线,智能设备厂商只能用性能差一截的替代芯片,多少科研团队熬了好几年的成果,就因为没芯片量产,全被搁置。
当时的行业里弥漫着一种恐慌,不少人悲观地认为,中国芯片至少要落后全球十年,想要追赶上难如登天。

台积电和三星倒是短暂地尝到了甜头,失去华为这个大客户后,他们迅速把产能转给苹果、高通等企业,短期内营收还涨了不少。
可他们没算到的是,这场断供,非但没打垮中国科技产业,反而点燃了自主突围的“燎原之火”。

面对卡脖子,中国没慌,反而攥紧了拳头,国家第一时间出手,千亿级的半导体产业基金砸下去,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给芯片企业开了一路绿灯。
各地的芯片产业园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科研院所和工厂联手攻关,高校也加设微电子专业扩招,整个行业拧成了一股绳。

中芯国际成了突围的“尖刀连”,这家曾经在全球晶圆代工厂里排第五的企业,扛起了技术攻关的大旗。
没有EUV光刻机,就用手里的DUV光刻机搞创新,靠着多重曝光技术,在先进制程上撕开了口子。
资金不够,国家基金和社会资本马上注资,人才短缺,全球挖顶尖工程师,国内科研人员更是连轴转,有的团队半年没睡过一个整觉。

2025年的成绩单最有说服力:中芯国际一季度营收涨了近三成,净利润直接翻了一倍多,市场份额从5.5%冲到6%,一步步逼近三星的7.7%。
不止中芯国际,一批本土芯片企业也杀了出来。
成熟制程领域,华虹半导体的车规级芯片产能越来越足,把之前的市场空白全填上了。

芯片设计方面,紫光展锐的手机芯片性能越来越强,中高端机型用着都没问题。
就连以前被卡脖子的材料和设备,咱们也打破了垄断,稀土永磁材料的自给率从不到三成涨到八成,彻底不用看别人脸色。

到2025年,中国自己的芯片供应链已经搭起来了,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每个环节都有拿得出手的企业。
就在咱们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曾经的两大巨头,好日子也彻底到头了。

先看台积电,麻烦是一波接一波,2025年9月,美国突然撤了台积电南京厂的“经验证最终用户”授权。
这意味着以后工厂买设备、引技术,都得重新报批,流程能拖死人。
南京厂主要生产16nm和28nm成熟制程芯片,是台积电抢占中国汽车电子和物联网市场的重要基地,授权一撤销,订单交付延误,不少客户只能转投中芯国际。

更糟的是先进制程的进展不顺,台积电原本计划2025年量产3nm芯片,可良率一直上不去,生产线被迫推迟。
雪上加霜的是稀土库存告急,芯片制造离不开稀土永磁材料,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供应国。
台积电之前没重视库存,如今想紧急采购,不仅价格涨了不少,还面临物流和政策的多重限制,真是焦头烂额。

三星的日子更难熬,2025年一季度,三星半导体部门营收大幅下滑11.3%,利润暴跌62.1%,创下近十年的新低。
以前三星在中国的芯片市场吃得很开,可随着中芯国际等本土企业崛起,国内企业纷纷转用国产芯片。

比如小米、OPPO的中低端手机,已经全部采用紫光展锐的芯片,吉利、比亚迪的汽车,也换成了华虹半导体的车规级芯片。
三星的中国工厂因为订单锐减,不少生产线只能停工,生产成本自然暴涨30%。
这时候,两大巨头才想起中国市场的好,开始慌着补救。

三星最先放下身段,主动找到华为,承诺只要恢复合作,不仅供货优先,价格还比给苹果的低10%。
台积电也派高管秘密访华,和国内多家企业谈合作,甚至提出可以在大陆建更先进的生产线。
可现实给了他们狠狠一巴掌。
华为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得很直接:“当年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三星选择落井下石,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供应链,为什么还要回头?。”

如今,中芯国际的新生产线还在不断投产,华为的新机型搭载着国产芯片重新回归全球市场,中国芯片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而台积电和三星的困境,不过是历史给出的一个答案:
谁尊重市场,谁与中国共赢,谁就能站稳脚跟,谁想依附霸权,背叛合作,最终只会被时代抛弃。



更新时间:2025-11-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